近日,来自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9名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在全区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激情发言。他们立足行业企业实际,畅谈发展成就;立足更高定位,谋划美好未来,大家纷纷表示将学习张謇精神,争当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民本意识、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张謇式”企业家,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贡献青春力量。
擦亮奋斗底色,实现企业发展新跨越
海门区工商联执委单位、江苏苏洪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嬿,在父亲“绿海果业”的基础上,创立“苏洪鲜食”生鲜品牌,实现了年营业额从500万元到6.53亿元的飞跃,带领上千农户脱贫致富。她先后获得南通市巾帼创业创新导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嬿表示,“强富美高”新海门的发展给了企业和个人奋斗的机会和平台,作为一名“新农人”,她将向“民族企业家楷模”张謇先生学习,坚持跟党一起奋斗的初心,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坚持‘劳模引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引领模式,推进‘基地直供+供应链物流+全网全渠道销售’,以科技引领水果产业链整合,以水果产业链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担当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时代使命。”曾嬿说。
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正在黄海之滨火热建设,项目总指挥董力源从项目前期筹备开始,就始终奋斗在一线。如今,项目部正围绕明年9月第一台高炉点火这一目标,挂图作战,分秒必争。“大企业要有大担当,身为年轻人的我们更应该勇往直前、破除万难。”董力源说,“青年一代一定要传承好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将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天钢铁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张謇为标杆典范,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内涵、做出品牌。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跑出海门高质量发展的‘中天加速度’,体现中天担当、展现中天作为、作出中天贡献。”
海门区工商联副主席单位、江苏赛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由三星镇本土企业家朱仲辉于1996年创办,是一家集家纺市场经营、房地产、金融服务、资源矿业、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将海门家纺推到中国家纺最前沿。如今,朱家伶作为集团接班人、总裁,已全面接管公司。“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应当汲取张謇先生经营发展理念并融合发扬,展现新时代民营企业新风貌。”朱家伶说,“赛城集团将立足企业实际,以企业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做精做强做优产品和服务,打造企业品牌,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中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海门建设争作贡献。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积极回报社会。”
延伸产业链,推动行业发展新未来
在波澜起伏的通信业界,海门区工商联副主席单位、通光集团,已由最初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涉足通信、电力、投资等行业的综合性现代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尉表示,将在父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始终以振兴民族光纤光缆产业、将中国通信产业做大做强为己任,坚持打造民族品牌,力争让通光成为光纤光缆领域的“领头羊”。“通光将不断在聚焦实业、做精主业这条道路上摸索前进,努力把通光打造成在通信、电力、装备行业的线缆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从单一通信光缆产品横向拓展到其它线缆产品,同时纵向延伸产业链,向施工服务和总包业务进军。目前集团年销售过20亿元,我们下一个目标是超50亿元、超100亿元,为海门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海门余东镇商会会员企业、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上海外迁过来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以其独有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成为中国高端杯壶领导者。公司总经理陈金国说:“作为二代创业者,我们更要珍惜当下,摒弃小富即安的心理,努力做大做强企业,为社会多作贡献。”今年,希诺将投资建设年产150万只钛金杯扩建项目,加速新材料的普及和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的饮水容器。“希诺作为一家民族品牌企业,一定会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努力开拓市场,发挥现有优势,扩大生产,扎根海门、报效海门,在海门的热土上再投资、再发展。”
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通过GMP认证的特色原料药研发生产企业及合约研发制造型服务公司,主要从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色原料药与高阶中间体的工艺研究、放大及其产业化生产。公司董事长邹平是投资海门、扎根海门的“新海门人”。他表示,青年企业家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强毅力行”的品格,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两年内,慧聚药业将实现科创板IPO上市,为慧聚药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积蓄力量。拓展研发队伍,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团队;同时以现有平台为基础,延伸上下产业链,在乙肝、糖尿病等领域有所突破。
创造新思维,驱动产业发展新动力
海门沪海有色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峰是年富力强的“70后”, 上世纪90年代末从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微软工作。在微软的10年间,他晋升为技术主管以及项目主管,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2010年,他放弃微软高薪职位回海门参与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引进了省级重特大项目中航科技航空轻合金新材料项目。项目一期已于今年9月竣工投产,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刷新了央企在海门投资建设的历史最高纪录。“学习张謇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奋发自强的实干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翟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二代企业家,不能坐享其成,要有使命担当。”他表示,将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及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更广泛、更深入合作,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新材料全产业链,打造好四甲航天新材料产业园,为海门发展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智造基地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江苏大艺机电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辉从1995年当电动工具修理学徒工起步,成功创办了企业。从2014年开始,企业连续多年高速运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工具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已经成为中国锂电工具第一品牌。今年1至10月,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2.4亿元,入库税金6247万元,分别增长27.6%和323.4%。“在创办大艺工具之初,我们就坚定认为中国电动工具的未来一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黄建辉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南通视察时的讲话为企业点起一盏指路明灯,张謇先生实业救国、开拓创新等精神值得学习。”站在“十四五”的起点,黄建辉表示,企业将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做大做强品牌,力争提前达成2027年公司市值超百亿、产值超百亿的“双百亿”战略目标。
顾京君自进入海门机械业商会会长单位、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经过多年潜心钻研与商海历练,逐步成长为公司机器核心部件产业的负责人、技术接班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今年,振康机械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等共同研制的500公斤重载搅拌摩擦焊机器人目前已完成整机装配并成功进行试焊接作业,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这种焊接技术被运用于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大飞机等重大科技专项领域。目前,顾京君正在同格力电器合作研发一款210公斤的机器人,用于汽车生产线制造。“上一辈企业家的辛劳与奋斗,是对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最好诠释。”顾京君说,“作为青年企业家的我们,要具备宏大志向,要有干一番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企业传承者,不仅要经营好企业,更要坚定“铸造中华精品,弘扬民族精神”的企业信念,把企业做成行业标杆和百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