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江苏省工商联联合省有关单位发布2020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其中,年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的企业有11家,比上年增加1家,他们分别是苏宁控股集团、恒力集团、中南控股集团、沙钢集团、盛虹控股、南通三建、中天钢铁、海澜集团、澄星实业、亨通集团、协鑫集团。
12月8日到12月16日,在江苏省工商联的组织下,包括《新苏商》杂志在内的10多家媒体陆续走进这些千亿企业,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密码。本期为您推出的是位于苏州的盛虹控股集团。
2020年初,为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的医护用品供应,盛虹集团设立3000万扶持资金,成功复活了一家口罩企业;2020年末,作为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盛虹集团被苏州市给予3000万元资金奖励。作为“千亿民企高质量发展媒体行”的一员,新苏商记者带着好奇走进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一、28年,专注实体打通全产业链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苏州盛泽。28年来,盛虹集团始终专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聚合资源、聚力创新,构建出一条从印染、化纤到石化、炼化的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成长为一家以石化、纺织、能源为主业的国际化产业集团。2020年,盛虹集团正式迈入世界500强行列,排名第455位。

坚持“生态立企、绿色为先”的发展理念,盛虹集团旗下已拥有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虹港石化、盛虹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目前,盛虹印染年加工产能达30亿米,产能全球领先、产品畅销全球;创新提出“数字化印染”概念,实现了印染全流程数字化智慧管理;盛虹化纤总产能达230万吨/年,产品差别化率达到90%,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机遇,盛虹在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建设石化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投资已超1500亿元,是国家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极具影响力的支柱品牌。盛虹集团以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链条延伸,不断攀升全球产业链高端。项目建成后,盛虹石化将形成独有的油制烯烃、醇制烯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模式,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二、废塑料瓶变宝,抢再生纤维先机
在盛虹集团的国望高科再生纤维生产车间,我们看到,米粒大小的塑料碎状切片,通过全自动纺丝设备,进行拉丝并丝,加工成再生聚酯长丝,就可以供应给下游的织造企业,做成各种面料和服装。
三、“苏州现象”里的“盛虹样本”
盛虹的高管团队很年轻,说到苏州现象里的盛虹样本,盛虹人很是感激。盛虹控股集团宣传企划部副总监高煦介绍,“苏州在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2017年就出台对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奖励3000万的举措。登榜后迅速落实奖励,是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盛虹人感到很荣幸,也深感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了更大的责任。”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集团副书记张庆介绍,十四五期间,盛虹将奋力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和两大全球性研发中心。“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一是加快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以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加快化工新材料、高端用化工品等精细化工产业建设和布局,填补国内化工领域空白。二是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纤维生产基地。投资近100亿元,进一步加大绿色纤维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打造全球最大的绿色纤维生产基地和标杆项目。三是加快打造世界级“数字化”纺织基地。依托长三角绿色示范区一体化、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战略机遇,打造世界级“数字化”纺织基地。与此同时,盛虹还将加快“两大研发中心”建设,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和“石化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球性研发中心。
盛虹控股集团简介:
1992年,盛虹集团的前身——江苏吴江盛泽镇盛虹砂洗厂成立。这家企业起初为一家村办厂,发展初期主要开展纺织品印染业务,并于1997年改制成了民营企业。在石化产能过剩、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背景下,2014年国家规划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盛虹集团抢占先机,盛虹16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随之诞生。(本刊记者:仲跻嵩 实习编辑:韩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