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江苏省工商联联合省有关单位发布2020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其中,年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的企业有11家,比上年增加1家,他们分别是苏宁控股集团、恒力集团、中南控股集团、沙钢集团、盛虹控股、南通三建、中天钢铁、海澜集团、澄星实业、亨通集团、协鑫集团。
12月8日到12月16日,在江苏省工商联的组织下,包括《新苏商》杂志在内的10多家媒体陆续走进这些千亿企业,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密码。本期为您推出的是位于苏州张家港的沙钢集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沙钢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给出答案:通过科技,通过创新,通过高质量的管理来炼成。在寥寥几个车间的参观中,记者能够感受到这家重型制造企业,早就是一个科技含量十足、注重“绣花功夫”的企业。

而在座谈会现场的沙钢宾馆前台,记者看到的“宝钢厅”“浦项厅”“必和必拓厅”等一个个充满特色的会议室的名称,也实际感受到这家知名钢铁企业和国内外企业的连接之路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钢铁企业,引领未来产业绿色发展
“40多年来,沙钢从一个小轧钢车间发展到现在,靠的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靠的是这么多年对于这个行业的执着,这也是沙钢领导人做企业的大智慧。”谈及这家连续12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秘诀,江苏沙钢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少慧说。她还介绍,尽管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过钢铁行业比去年以及年初预期的要好。得益于国家的疫情控制和各项基建工程的大力推进,沙钢在今年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里面,企业大力推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紧邻长江的张家港海力码头,是沙钢原材料和产品进出的繁忙通道。依江而建的庞大厂区,做到了和长江的友好共生。陈总在座谈会上介绍,沙钢始终将守护“一江清水”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不多用一滴长江水、不向长江排一滴污水,这背后归功于沙钢集团持续斥资数百亿元,不断进行的环保升级改造。公司2019年3月31日上马的国内首条超薄带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用于特斯拉等合作伙伴。该生产线总能耗是传统热连轧工艺的16%,单位燃耗减少95%、水耗减少80%、电耗减少90%,真正实现绿色先进生产。而在张家港市区梁丰路海绵化改造工程上,沙钢近600吨钢渣变废为宝,发挥了作用,这是沙钢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循环利用的一个典型示例。

陈总最后介绍,集团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营业收入目标剑指5000亿。在坚守主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也在寻求其他相关产业的机会。例如战略投资10亿元的“爱驰”新能源SUV车,车体运用沙钢的材料,整合全球先进的电池和电机以及智能化技术,目前已经在江西实现了量产,续航里程为503公里,首批已经大批量出口欧盟。和沙钢的各种产品一样,开启通往全世界的征程。

沙钢集团简介
沙钢集团是1975年靠45万元自筹资金创办的钢铁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集团目前已经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全国特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拥有职工4万余名,总资产2900亿元,年产钢能力超4000万吨,位居全球钢企第六位。建厂45年来,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近千亿元,连续12年位列世界500强(2020年,沙钢以2019年营业收入36488.3百万美元的业绩位列榜单第351位)。(本刊记者:周宏标 实习编辑:韩文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