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十三五”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持续创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风沐雨、搏击风浪,成就了一个个发展传奇。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收官“十三五”、奋斗“十四五”的重要时刻,江苏省工商联开展“江苏千亿民企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探寻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发挥先进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在新征程上推动江苏民营经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看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不能简单的归类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传统企业或朝阳企业,关键看这个产业是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个企业发展是否有良好的经营效益、强烈的责任担当。
总部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恒力集团,从三亩三分地的小纺织厂起步,始终立足主业、坚守实业,已布局苏州、宿迁、南通、大连、营口、泸州、榆林、惠州、贵阳九大生产基地,是深耕主业、持续创新、延链强链、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书写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传奇故事。
恒力集团扎实推进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员工12万人,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炼油板块,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列入国务院文件的第一个重大民营炼化项目,也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项目。恒力秉承项目建设“10年不落后”的理念,高起点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开车、高效率管理,创造了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速度、全流程开车投产速度和达产速度最快的行业纪录,成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在石化板块,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PTA项目年产能达到1200万吨,“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建成投产,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多项纪录。
——在聚酯新材料板块,恒力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装备,年聚合产能500万吨。在纺织板块,作为集团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恒力纺织拥有超3万台生产设备,产能规模30亿米/年。
恒力集团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和市场战略两大工程,自主研发能力在全国纺织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成立“恒力国际研发中心”和“恒力产学研基地”,组成国际研发团队。截至目前,恒力集团已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以及行业协会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60多项,自主研发聚酯纤维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恒力,寓意志恒力久远。“恒力之志在于实业崛起,在于家国繁荣;恒力之志在于做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块‘基石’,在于为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谈起恒力的发展,集团董事长陈建华非常谦逊,“做自己懂的行业,发展自己熟悉的产业,坚持在专业领域做强、做大、做精。”
陈建华说,恒力发展有三点重要体会,一是要敢于打造全球行业标杆,保证“至少十年不落后”;二是以“创新“为首位,善于创新变革;三是坚守“家国情怀”初心,担当社会责任。
“无论企业发展到多大、产业布局走多远,我们始终铭记根在江苏。”陈建华介绍,前不久,恒力(吴江)智能化超级工厂、恒力(昆山)国际新材料产业园正式签约,总投资400亿元,全面运营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综合产业布局和市场形势,预计未来3-5年,恒力集团销售收入将超万亿元,其中苏州地区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
“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恒力将继续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把落实国家战略、满足国家与人民需求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在产业链合作上多下功夫,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添薪续力。”陈建华表示。(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