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此前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次提及数字化。近日,记者跟随省工商联走访江苏千亿民营企业发现,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在江苏掀起,这些民营企业“大哥大”早已在新赛道上抢先起跑,着力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充分享受数字创新与变革带来的红利。
机器换人 从容应对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经济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特别是在战“疫”攻坚期,众多行业陷入停滞,钢铁企业也阶段性面临“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人员到不了”三大难题。然而,沙钢不但挺过了这场“阵痛”,还及时把失去的时间抢了回来,凭借的就是机器换人这一最直接的“解药”。
“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启动机器换人计划。”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陈少慧介绍说,从自动打捆机、自动贴标机器人到无人行车系统、自动造球系统等,沙钢先后投用了一批智能装置和工业机器人。去年6月底,沙钢冷轧厂酸轧车间原料库无人化行车改造项目试运行,不仅实现了原料库系统的全自动无人化控制,还可实时监控行车各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报警,大幅减少了设备故障及其排查维护时间。无人行车运行以来,设备故障减少了55%以上,原来灯火通明的库区也变成了全天候黑灯运行模式,仅电费一年就能节约60万元。
机器换人只是开始,沙钢已打造一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车间和8个省级智能制造车间。去年8月21日,沙钢国家智能制造项目“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又顺利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建成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1.5%,运营成本降低23.2%,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4%,产品不良率降低26.8%,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9.7%。
恒力集团也打造了多个智能化工厂,同时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营销订单及服务系统“纺团网”,如今应用于集团旗下3家化纤公司,所有产品销售服务均可在移动端实现运行。“一个销售订单从接单到发货,原本最快需要4个小时的审核流程,在‘纺团网’系统里,最多只要10分钟。”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秘李峰说。
盘活要素 挖掘数字价值
亨通产业基地的20个省级智造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所有设备的生产状况、控制目标、进度、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都由光纤集中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记录,这里已实现远程工艺配方给定、导入和设备访问。“光有自动化流水线、装备了机器人,并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对企业而言,智能制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说。
如果说智能制造让制造企业大大降本提质,提高生产效率,那么对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挖掘与共享,更促进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开发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正逐步成为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南通三建集成应用5G、GIS、物联网等技术,融合BIM+PM+智慧工地等系统,正逐步推进数字建造,其以人工智能、区域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筑集采”供应链平台去年交易量突破千亿元。
盛虹集团不仅在印染工艺技术、绿色环保、流程管控、售后服务各环节建立大数据协同,革新原有生产经营模式,还推进从石化、化纤到印染的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建设,形成上游原料到终端产品、技术研发到下游应用的高效、智能融合新模式,正在打造集“数字互联、研发创新、量质并举、应用拓展”为一体的世界级数字化纺织基地。
沙钢的全流程数字化材料设计与工艺仿真平台则改变了产品研发模式,在缩短研发周期的同时,也提升了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陈少慧以桥梁缆索钢S92B的开发为例说,按照传统做法需要先确定成分,通常用小炉子试炼、通过热模拟实验设计工艺,轧制后发现组织性能不合就调整成分和工艺再来一遍。现在成分和工艺设计试错都可在智能化仿真平台上完成,节约研发周期35%以上。在挖掘自身数据资源的同时,沙钢还收购国外大数据企业,联合龙头企业成立大数据产业联盟。
开足马力 拥抱数字未来
一键式自动化炼钢、连铸坯智能喷码机器人,实现无人化的智慧生产 ,多个生产车间成功入选省级、市级“示范智能车间”; 先后建成能源管控中心、远程集中计量等系统,实现平台化的智慧管理;上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MMS制造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中天云商”、进出厂一体化管控系统等项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走进中天钢铁的车间,只见到几名工人坐在控制室电脑屏幕前从容操作。
“未来,我们在南通建设的绿色精品钢工厂,工人远程操作现场甚至会远离高炉、转炉等生产区域超过5公里。”中天钢铁集团总裁助理、信息工程部部长魏巍自豪地对记者说。
2020年8月,中天绿色精品钢示范工程项目在南通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规划钢铁产能2000万吨,将以“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设计理念为指导,按照“装备一流、环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战略目标,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千亿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建成后的产业园将是最洁净、最智慧、最高效、最安全、最优质的。”魏巍告诉记者,该项目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所以在开工建设之前就将企业数字新基建部分融入设计中。新工厂将配套大规模集控系统、智能制造控制平台、自动化控制系统,全系统应用高端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实现远程操作,不仅全员劳动生产率将提升至2000吨/人年,还将大幅提高岗位安全。
“数字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5G+互联网’‘黑灯工厂’、智慧集控中心等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副总裁高一平说。去年,中天钢铁投入2000万元对常州厂区实施了5G全覆盖,优特钢“智造”项目成为全国钢铁行业首家“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试点示范。下一步,集团将加速建设智慧、数字新钢城。
2020年11月25日,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创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接任公司董事长,开启新零售2.0计划,聚焦消费新场景,以数据驱动,重构人、货、场,重新塑造产业链、价值链和体验链。
面对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江苏民营企业已在数字化新赛道上开足马力,全速前行。(记者 杜颖梅 刘 菁 张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