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民企登上国际当“主角”——访震雄铜业集团董事长金振荣
来源:
日期:2018-10-31
事件概述:1996年,凭着一腔创业热情,金振荣创办了震雄电线电缆有限公司。2003年,震雄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现今,震雄铜业集团已成长为拥有2000多名员工、在海内外有10家子公司、总资产45亿元的全国最大铜导体线材生产企业。
讲述者名片:金振荣,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民营企业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走准路子和方向,经营策略灵活机动,不断求实创新,企业就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竞争力。”回顾20多年来震雄一路的成长历程, “当家人”金振荣如是说。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昆山首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金振荣的创业故事算得上是民营企业的创业典范。
1996年,震雄刚刚诞生时,只有4台机器、几个工人。回忆创业之初的日子,金振荣说,那时没把自己当老板,每天和工人吃住在一起,扫地、搬货,事无巨细什么都干,忙起来经常通宵达旦。凭着那一股子干劲,1997年2月17日,震雄的第一个铜丝产品诞生了,并很快获得一家知名企业的青睐,拿下了订单。
面对国内市场对铜导体材料需求急剧上升的趋势,1998年,金振荣一鼓作气“加码”扩产,以昆山震雄为总部,先后建立起华东、华南、西北生产基地,稳稳地占据了长三角、珠三角、北方等区域市场。从小作坊到大规模发展布局,在创业的道路上,金振荣仅用6年时间,就将震雄培育成国内铜业行业第一,成为昆山以及江苏民营经济的一张耀眼名片。
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随便得来的,震雄亦是如此!“作为一家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震雄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国内铜业生产行业的龙头,其核心竞争力是创新。”金振荣说,民营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不断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光靠量的扩张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振荣解释说,所谓创新,分相对创新和绝对创新两种。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无论是组织形式、管理经验还是技术研发,基本上都处于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这时候的创新,多数属于相对创新。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融入国际分工的产业链、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只有“与狼共舞”才能不断强身健体,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依托昆山外向型经济的优势,震雄通过外向配套,主动接受外资企业辐射,把外资企业占有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与企业的自身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配套中学习、在配套中实现自我创新,一步步迈向了国际化道路。
震雄的国际化之路,始于1999年。当年,数种规格的裸铜丝产品打进了当时投资在上海安亭的香港乐庭公司,获得了为外资电子、数码、通讯类产品生产企业配套的机会。开拓国际市场是震雄国际化征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2005年,首次进入日本市场的震雄铜导体系列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成为日本日立、松下、索尼等公司的数码和通讯产品配套商,进入了这些顶尖企业产品的“大脑”层,出口量不断增长。随后,震雄在日本创办了集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震雄日本株式会社,建立了日本的市场营销和服务平台。目前,震雄铜导体系列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50%。
有了市场,还要靠技术创新,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金振荣说,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震雄一直很“舍得”,从2014年至今累计投入1.2亿元,引进了意大利、德国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可以生产出比头发丝还细、能用火点燃的0.0098毫米的超细、高灵敏度电镀铜导丝,其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均首屈一指。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如今,震雄铜业集团已拥有昆山震雄、昆山金源、昆山远大、昆山鼎盛兴、包头震雄、包头华鼎、上海腾誉等多家子公司,总资产约45亿元,产品占据国内1/3市场份额,并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外市场。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金振荣说,作为一名“掌舵人”,方向很重要,瞄准一个目标,并为此不断奋勇前行;信心很重要,有信心,才能有底气、有干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功之路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