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苏商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风采
恒力恒强: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智造
来源:     日期:2021-09-06

  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行业,一个几乎破产的纺织厂,如何在27年中持续创新突围,使自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走出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智造”的成长之路。 

  疫情之下,逆势上扬。在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有一家企业再次让人刮目相看——恒力集团以超千亿美元的营收,迈进世界百强企业阵营,位列第67位,排名较去年上升40位。这个排名,较2017年上升了200多位。 

  在一个充满偶然与不确定的时代,一家小工厂是如何赢过时间,成长为一家世界百强企业?在一个巨变的时代,这家企业的立足之本究竟是什么?把企业做“大”的基础上,如何把企业做“强”?如何使企业从“慢鱼”变成“旗鱼”,拥有更具竞争力的速度,更快的速度,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 

  因为恒新,所以恒强。自加压力、自我迭代、自我进化,也许是最直接的答案。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刷新纪录,恒力都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革新:乡镇企业枯木回春 

  “与时代同步,与国家战略同行,什么时代做什么事。”这是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这也是他30年来一直坚持,信奉的一句商业格言。 

  1994年,陈建华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那是一个五月的初夏,他路过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时,听说这家厂计划出售,顿时来了兴趣想要买下工厂。但镇里不希望把工厂卖给私人老板,更何况还是位“毛头小子”。谈判来回进行了好几轮,最后他打出感情牌:“我也是南麻人,厂子卖给我,总比卖给外人要好。”就这样,陈建华将自己全部身家压上,开启了一场人生的全新冒险。 

  那一年,他23岁。在陈建华手里,吴江化纤织造厂焕发新生,这也是吴江地区第一家正规的民营企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也是民营经济开始从不允许到允许、从畏首畏尾再到放开手脚的过渡期。 

  陈建华敢为人先,决定大展拳脚大干一场。 

  彼时,这家乡镇纺织厂已濒临倒闭,管理存在各类问题,工人们也颇有怨言。一夜之间,员工全部走光,只剩下老门卫和保卫科长。因为业绩差,原先工厂工资总是拖到年底。加上工厂突然转手,员工觉得看不见希望。面对如此困境,陈建华却没有丝毫退缩。他为员工补发工资,并承诺每月15号按时发工资。他还首次在厂里提出“三不”原则:不担保、不欠债、不进亲戚朋友,杜绝三角债及管理上的弊端;紧抓原料进口和产品销售两道关,减少脱产管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工厂内部腐败的现象。 

  “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从那时起,这句话便出现在恒力工厂最醒目的位置,只是在当时,这种独树一帜无疑会引来乡里人的猜疑。 

  稳住局势后,陈建华开始了革新之举:淘汰了所有旧式梭织机,引进1200锭网络车。经过到浙江的深入考察,购置88台喷水织机,引进韩国整浆并1套,新建三分厂和宏建分厂,生产效率提高数倍。陈建华将多年来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设备升级改造中。 

  不到一年光景,这家曾濒临倒闭的企业,枯木回春,一举成为当地明星企业——1995年,织造厂盈利1000多万元,1996年,盈利翻倍至2700多万……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陈建华回忆,那个年代的个体户经营困难,通水通电都有制约,“夹缝求生”。这迫使企业主洞悉市场风向,不断“进化”,不断革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袭,纺织行业利润急剧下降,一批企业倒下。陈建华也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只要人还要穿衣服,布就不会没有需求!”凭借这句朴实无华的判断,他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逢低吸纳,拿出近乎全部身家引进了500台国际先进的喷水织机。 

  一年后,纺织业复苏,利润大升,世界各地的订单纷至而来。竞争对手们刚从寒冬走出,产能不足,吴江化纤织造厂的千余台机器大显身手。 

  随着化纤新材料的出现,纺织行业也面临重大变革。这一次,除了继续投入织造设备,陈建华将目光聚焦在了产业链上。 

  2002年,陈建华投资22亿元,创立了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从德国和日本进口设备,涤纶产品生产能力达35万吨。不久后,在多元业务的基础上,陈建华正式创立恒力集团,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延伸。 

  这是陈建华人生之旅的第一次“革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枯木回春,一群人为此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 

  刷新: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 

  回到2000年,全球最好的纺丝全部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省)。彼时,全球每年2400万吨的市场,中国只贡献了540万吨,且全部为市场中低端产品,高端纺丝完全依赖进口。 

  “我们坚决要上纺丝!”危机意识浓烈的陈建华认为,这是中国人随时可能被别人“卡住脖子”的要紧事。敢闯敢试的陈建华同年从德国公司引进两套聚酯生产设备,配套120DTY高速加弹机,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熔体直纺生产线。 

  三年后,陈建华靠着设备新、规模大、成本低,击垮行业内的日韩、德国工厂。国外工厂的80多位行业顶尖级工程师们,全被恒力收入麾下。 

  彼时的中国,也从此进入了纺织中游产业链。PBAT作为当前中国环保市场的主流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国家大力实施“禁塑令”的背景下,市场日趋火爆。PBAT作为高端聚酯产品,生产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公司手中,国外工艺主要由德国巴斯夫提供,国内工艺主要由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 

  面对极其复杂的材料领域,恒力组建了一只强大的研发团队,从材料、制品、设备到末端市场逐一学习、钻研。研发初期,由于工艺路线不成熟,往往一次试验要经历20多个小时,产品品相差,熔指与断裂伸长率也达不到国内标准,但这些动摇不了恒力研发属于自己的PBAT生产工艺的坚定决心。不断总结失败经验,调整工艺参数,改变工艺路线……经过100多次探索与调整实验、80多次改进与稳定实验,团队提前完成技术攻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恒力集团副董事长范红卫说:“研发与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恒力专门成立了创新研究院与国际研发中心,引进海内外高精尖人才,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打造全球行业标杆。” 

  在恒力,创新技术提产能不是陈建华个人的目标,而是上上下下12万恒力人身体力行的指南。不仅要为了恒力创新,更要为了中国行业的发展进步而创新。2016年,恒力石化上市,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从当初市值不到400亿,成长为超1600亿市值的巨型航母。而进入2020年,面对疫情下复杂的经济形势,恒力依旧砥砺前行。据今年4月恒力公告显示,恒力石化实现2020年业绩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双增长。2020年,“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523.97亿元,同比增长5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4.62亿元,同比增长34.29%,业绩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7亿元,同比增加93.02% 

  而一切成果都离不开陈建华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 

  再来看恒力集团业绩的另一个重要增长极——恒力化纤、恒力纺织的业绩表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长丝出口量1-4月份增加了近60%,长丝价格增长40%-60%,常规长丝品种价格增长2000-3000/吨。更有说服力的是,今年4月的“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上,恒力集团荣获2020年度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经济效益50强第一名、2020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仿真丝面料竞争力10强第一名,这也是恒力纺织连续10年获此殊荣。这也就意味着,恒力纺织经济效益已经连续10年位居行业第一,一骑绝尘、一往无前。 

  正如陈建华董事长所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恒力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千亿营收、百亿利润。恒力一骑绝尘的业绩,正在印证着陈建华的这番话,实现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智造的伟大梦想。这也是27年前,陈建华在创业之时,就留在心中的信念。他曾说:“未来恒力会坚持立足实业,坚守实业报国,把恒力现有的产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数一数二,让恒力在国际市场上更有话语权和定价权,成为世界级的一流企业集团。” 

  在惯有印象中,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战略,恒力用“智能制造”参与到纺织业史上这场世界颠覆性革命中,为中国赢得了话语权。 

  标新: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智造 

  6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上海举行“2021中国纺织行业创新人物”表彰活动。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荣获中国纺织行业“十三五”创新人物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恒力人27年来一直在义无反顾地走出舒适区,走进无人区,立志让中国技术引领行业。 

    

  恒力的创新能力是全行业、全社会有目共睹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恒力石化业绩却实现了逆势倍增。背后,与大炼化的全年高负荷运营和全产业链新产能的投放密不可分。在建设炼化项目之初,陈建华亲自带队,用45天的时间,先后考察了全球11个一流炼化园区、16家炼化企业。在年产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最初制订的方案中,共有36根烟囱,后来按照现阶段全球炼化最高水平减少到15根,但陈建华仍然不满意。“参观了日本的工厂,他们是15根,我们还要做得更超前。”经过反复优化设计,项目最终仅安装了7根烟囱,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达到世界最佳水平。 

  “现在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去做了,或者我们先一步做了,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成功。”这是陈建华做项目一贯坚持的理念,正是这个理念成就了恒力耀眼的业绩。 

  2020年是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以来的第一个整年,装置全年保持着高负荷、低成本、产销顺畅的运行态势。恒力独资建设的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500万吨/PTA-4PTA-5号线也于2020年全面投产并实现商业化运营,三季度开始贡献盈利,并于今年的一季度驶入高质量运行、满产满销的快车道。正是这一枝独秀的技术与产能,才能不断节约集团成本,使恒力高于行业水平,创造他人望尘莫及的业绩。 

  “恒力会坚持立足实业,坚守实业报国,把恒力现有的产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数一数二,让恒力在国际市场上更有话语权和定价权,成为世界级的一流企业集团。”这是27年前陈建华在创业之时,就留在心中的信念。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恒力领导者的格局,是恒力不断创新技术,提升产能的理念根基。 

  几年前,恒力集团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但如何打破国外对PXPTA的垄断,让中国人在生产领域不再受制于人,是陈建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PXPTA,不仅是纺织领域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既关乎着国人的衣食住行,更与国家能源安全直接挂钩。要掌握PTA的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只有自己生产这一条路。 

  2019517日,历时19个月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投产仪式现场,陈建华显得有些激动。“我们不辱使命,交出了全面达产的‘恒力答卷’……创造不负历史、无愧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从20174月破土动工以来,大连长兴岛上,机器轰鸣、数万名工人夜以继日。背后,是陈建华带领恒力人,交出的优异答卷——全球石化行业最快建设与最快开工纪录!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恒力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布局。恒力的芳烃、聚酯和功能性纤维产业规模也跃升为全球或国内第一,全产业链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95月,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不仅在中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率先实现全面投产运营,从全球范围看,像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这种规模的项目,建设周期八至十年都很正常,而恒力集团仅用19个月建成,3个月全流程开车投产,半个月全面达产,创造了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速度最快、项目全流程开车投产速度最快、全面达产速度最快的“恒力速度”,成为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的新标杆。 

  “一直以来,恒力集团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在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发展的每一个产业,都要做成行业标杆,保证至少10年不落后。新时代,企业只有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升级产能,创新产品,持续抢占行业制高点,才能提升国家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与国际话语权。”陈建华一再强调的这句话,是促使恒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智造的核心。 

  正是凭借这样的责任担当,恒力始终聚焦民族和行业所需,从产业链下游逆流而上,逐个击破卡脖子瓶颈,坐拥多个“全球之最”——打造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纺织企业,全球加工流程最长、一体化程度最高且配套最齐全的炼化一体化工程,建有全球最大规模的45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 

  聚焦民族和行业所需,在实业报国中尽力,在国家短板领域发力——这,就是恒力。 

  恒新:让世界看见中国智造 

  吴江盛泽镇,是恒力的产业起点。在太湖河畔,这座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每天向全世界输出纺织品。 

  4700年前,太湖流域已有被誉为“世界上原始农业时期最伟大创造”的养蚕、取丝、织红。反映了长江下游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蚕桑丝绸的发源地。明代戏曲家冯梦龙称此处:“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1938年,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不朽作品《江村经济》研究对象正是这里——苏州吴江县下属盛泽镇附近的开弦弓村。费孝通在这部作品的前言中发出惊人预言: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目前形式中所发生的问题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段颇为拗口的学术表达,如今看来却成为恒力陈建华最好的注解。 

  现在中国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为衣物发愁。但出生于70年代的人,如果稍稍有记忆,就会记得一款名为“的确良”的布料曾经风靡全国,它的特点是经久耐穿,不易损坏,这样的衣服成了当时中国人新年的奢望。因为彼时的中国化纤布料,都依赖于美国的进口。多少年来美国一直是炼油行业的领头羊,但中国于2021年取代美国的宝座。——这与中国恒力这样的巨头的智能制造分不开。数据是有力的证明:恒力纺织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超4万台生产设备,年产能达40亿米,相当于绕地球120圈。 

  从苏州小镇走向世界前列,从“一匹布”到“一滴油”的产业布局,恒力始终围绕主业,拓宽产业链,经过27年的时间累积,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纺织”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企业。可以看出,大到社会全局经济发展,小到当下我们的穿衣出行、吃喝玩乐,都有着恒力涉及的足迹。 

  在物理学中,“恒力”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大小、方向均不改变的力,而在陈建华的指挥下,恒力更像是一股朝着一个方向在不断加码速度与力量的变力。可以预见的是,恒力正在以强劲实力与耀眼业绩,重新定义中国实体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智造。 

  “行业强则国强”,如果每个产业都能做到行业领先,那国家就能更加强大。近十几年,中国有不少实体经济的发展偏离了原有的方向,如房地产等行业虽赚够了杠杆红利却迷失了主业方向。但只有等潮水褪去,我们才能发现谁在裸泳、谁会游泳。 

  只有像恒力这样稳扎稳打、独具匠心的实体企业,才是潮水褪去后能够抵御风险的企业,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企业,才是能够屹立东方、走向世界的企业。如果说恒力一骑绝尘的业绩、一枝独秀的技术和首屈一指的市场优势是其走向中国第一的原因,那么恒力不忘初心、不断攻克行业短板、做精实体经济的精神,便是恒力走向世界智造的核心所在。 

  陈建华27年的奋斗史,充满了中国味道,讲述了中国故事。 

  在陈建华的故事里,你可以看到中国一座传统的微不足道的村办小工厂,如何通过创新突围、艰苦奋斗,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移动,并参与到世界的竞争中,最终成为世界百强企业,也为中国赢得话语权。 

  “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12万恒力人在领军人陈建华的带领下,正在一丝不苟地编织着中国故事:一个关于“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智造”的故事,也让世界看到了恒力智造、看到了中国智造。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网站备案序号:苏ICP备 07010100 号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地址:南京建邺路168号10号楼 邮编:210004 传真:025-83329618 联系我们

平台建设中......

南京工商联

无锡工商联

徐州工商联

常州工商联

苏州工商联

南通工商联

连云港工商联

淮安工商联

扬州工商联

镇江工商联

盐城工商联

宿迁工商联

泰州工商联

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餐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机电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玩具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石油化工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业商会

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江苏省工商联建筑装饰装修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缝制设备商会

省反射保健协会

江苏省工商联省汽摩配用品商会

江苏省温州商会

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

江苏省工商联体育产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商业行业商会

江苏省特产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