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苏商天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商会工作
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共谋产业融合大计,共促产业发展宏图
来源:     日期:2021-06-09

  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产业园随之诞生。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业园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

  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产业园出现在欧洲,19世纪末,产业园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而出现,最早的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园和德国鲁尔工业园。二战后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企业集群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产业园是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 

  现在提到产业园,大家都较为熟悉了。而产业园发展促进会,又是大家鲜少知晓的概念。据了解,全国目前仅有两家产业园发展促进会,一家在深圳,另一家就在苏州。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成立已有一年半的时间,秘书长沈源回顾这一年多,收获颇丰。 

    

  一个概念落地,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89月,当时沈源还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负责产业园投资发展,一次调研的机会来到深圳考察。他发现深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力于产业集群。深圳各类产业园累计超过7000家,75%规模以上企业和8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都来源于产业园。在走访了深圳的标杆产业园、学习了产业园之间“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之后,沈源诞生了为苏州各产业园搭建交流平台的想法。 

  苏州工业基础好,全市产业园众多,但各产业园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打通产业园之间“隐形的围墙”,串联产业园之间的“信息孤岛”,让各具优势的产业园之间加深交流协同进步,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这样的想法在沈源内心越来越坚定。结合自己此前在产业投资和园区发展领域积累的经验,沈源开始和几家相对熟悉的产业园对接,并提出这个想法——成立苏州产业园联盟。 

  产业园涉及行业面广,又分布在苏州各行政板块,且无统一对口管理部门。为形成联盟可行性方案,早期调研全靠筹备小组成员一家家产业园登门走访,与负责人进行访谈,期间需要协调的关系众多,调研报告也几易其稿。20197月,产业园联盟成立方案获得官方正式批复,沈源望着办公桌上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激动万分。从概念到落地,从联盟到促进会,筹备过程历时10个月之久。 

  早期,产业园促进会的发起单位一共有5家,分别是苏州启迪科技城、苏州纳米城、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加坡腾飞科技园、阳澄湖节能环保产业园,众人拾柴火焰高,这5家产业园联合初期30家会员单位共同成立了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2019816日举办了成立大会,长三角首家产业园促进会正式落户苏州,由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胡波担任首任会长。 

  截至目前,促进会已有会员单位150多家产业园,涵盖近5万家中小企业,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数据、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大健康、纳米新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行业。 

    

  产业集群,用群体的力量谋发展 

    

  沈源介绍说,促进会成立一年半以来,不断整合全市的产业园载体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园对创新企业的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管理、服务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是促进会始终不变的宗旨。 

  围绕这一宗旨,促进会重点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六大重点产业领域。今年,协会又新增了文化产业作为聚焦对象。 

  促进会联合相关产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在提升产业园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解决资产证券化、流动化和有效监督等方面问题,助力企业有效利用国家政策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不断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促进会对苏州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当前,苏州中心城区资源空间较为紧张,有提升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需求。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周边压力,为确保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主动创新求变,用好用足剩余空间,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形象。 

  为此,苏州市产业园促进会组织行业力量,联合产业园区、科技龙头企业、高校、资本、产业服务商共同打造“新型都市工业发展中心”。中心旨在通过发展新型都市工业,让工业重回主城,产业加速迭代,制造“上楼”,要用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低能耗的新产业,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压力的双重压力下提升核心竞争力。 

    

  整合资源,巧“借力”服务园区 

    

  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成立一年以来,积极推进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加强多方合作。 

  经过不断的磋商、共谈,目前与多方院校达成了战略共识,为促进院校实验室科研成果技术转移,赋能商业化项目,与更多的园区载体共建产业应用实验室,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促进会已经与牛津大学、上海交大、悉尼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德国KIT工业研究院等,达成合作共识。 

  促进会在做好平台资源对接的同时,尤为重视与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先后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园研究院、新型都市工业发展中心以及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北京)交流中心、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滁州)交流中心,加强与各地产业园区之间的互动及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促进会特别成立了公共事务部,帮助政府的政策宣传落地,该部门还为产业园和企业提供各类政策咨询对接服务。此外,促进会还成立了产业专家智库,首批吸收14名国内产业专家入库,为产业园及园内企业提供“外脑”咨询,后期还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承接一些专业调研、培训及会展服务,实现新型社会组织的自我造血。 

  抓发展首先必须强党建,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谋求发展实效。促进会不断加快构建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立体式“红色矩阵”,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效能。通过党支部联动建设促产业发展,推动党建为企服务最优化、机关惠企成效最大化,打通政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年多来,促进会坚持党建引领促服务,红色矩阵谋发展的原则,未来将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季度例会和考评制度等运行机制,创新联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企业合力,为园区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迈出苏州,让脚步走得更远 

    

  促进会通过提升产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搭建创新产业生态体系,通过产业招商服务联盟,引进国内外重点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项目在苏州的落地,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深度服务苏州的同时,促进会也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积极响应产业升级政策,做好产业服务工作。面向领军企业及其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关联企业进行深度服务。“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在将苏州产业园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进行输出,扩大苏州在长三角的影响力。” 沈源解释说。 

  立足苏州,走向全国,融入国际,是协会始终坚持的目标。在疫情爆发前,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会长胡波一行曾赴欧洲考察,期间就科技园区建设与协同创新方面与欧洲知名企业、科技园区、大学、创新团队和投资机构等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 

  促进会重点考察了多家欧洲知名机构,深入交流了园区运营发展、创新生态建设、入驻项目服务等经验,达成了依托政府,联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科技园区及进行双边投资的合作意向。相信未来,促进会将携手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城市和地区,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助力苏州片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网站备案序号:苏ICP备 07010100 号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地址:南京建邺路168号10号楼 邮编:210004 传真:025-83329618 联系我们

平台建设中......

南京工商联

无锡工商联

徐州工商联

常州工商联

苏州工商联

南通工商联

连云港工商联

淮安工商联

扬州工商联

镇江工商联

盐城工商联

宿迁工商联

泰州工商联

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餐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机电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玩具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石油化工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业商会

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江苏省工商联建筑装饰装修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缝制设备商会

省反射保健协会

江苏省工商联省汽摩配用品商会

江苏省温州商会

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

江苏省工商联体育产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商业行业商会

江苏省特产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