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当过民办教师,倒腾过籽种、卖过雪花膏、搞过客运、跑过教学具……他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1996年,他在施河镇创办了第一家工厂——淮安共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改变了施河以往只销售不生产的局面。
2002年,作为教学具行业领军人物,他决定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的企业拱手送人,另起炉灶,成立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2005年,“共创”人造草坪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市场占有率跃居亚太地区第一;2008年,通过国际足联标准认证,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2009年,产品海外销量首次超过国内销量,一跃成为全球人造草坪行业亚军;2010年,“共创”实现全球人造草坪产销量第一;2011年以来,共创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26亿元,实现税收2.16亿元,集人造草坪和草纤维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车建兴:中国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的慈善家。2007年,他与全国妇联共同设立了“红星美凯龙关爱基金”,5年内资助1000户贫困家庭;2008年,他向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捐赠100万元;2010年,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专项基金捐赠1000万元;2011年,红星美凯龙携手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2016年,向上海市光彩事业基金捐赠2000万元用于扶贫帮困;2017年他捐出1亿元给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助力当地扶贫脱困事业;捐赠1000万元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助力中国困境儿童成长。
他领导的企业先后被全国工商联和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社会主义建设者”、“就业与再就业先进单位”等称号。他被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单位授予“中国优秀企业家”、“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人物”、“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获选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荣获2017“胡润百富最受尊敬企业家”。
石明达: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1968年进入南通市晶体管厂工作,到1990年临危受命担任厂长力推集成电路;从1977年与日本富士通合资建厂,到2016年收购世界半导体巨头AMD公司苏州和马来西亚槟城工厂各85%的股权,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特困企业,盘活做强做大,一步步走到世界第七的高位。从晶体管厂到富士通到通富微电,企业的名字不断更替,而不变的是他和身边一群人的坚守。任风云变幻,他们笃定一心:以一企之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筑起坚强后盾。
2018年,日方将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南通华达集团等公司,通富微电实现了由中外合资企业向中资企业的华丽转变。现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半导体公司里,有一半是通富微电的客户。
2018年5月,他被授予“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和 “改革开放40年南通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卢之云:江苏迅达电子线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底,原沿河镇铜材厂倒闭,作为原企业党支部书记的他决定领衔创业。1997年11月,江苏迅达电子线有线公司挂牌成立,在不足200平方米的厂房里,扬起了理想的风帆:到2000年,就实现产品销售2000万元,利税 300万元;2002年底,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
2003年,他投资了1200多万元进行了第二次创业。2004年,公司实现产值1.3亿元,利税1200万元。2007年,公司瞄准电力市场,毅然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了三次创业,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既定目标,产能突破万吨大关,曾创下了单张千吨订单的历史记录,销售一举突破10亿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行业“四强”,迅达10年的创业历程,见证了他们从行业“追随者”到“领跑者”的嬗变。2017年,集团完成开票销售31.5亿元。
卢秀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2年,他从江苏玻璃厂以农民工的身份下岗,带领2个人,开办了一家玻璃门市店。1995年,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玻璃深加工。租用了一个废弃厂房,做高档水族箱,经过半年的推广, 90%以上销往欧洲,这是宿迁本土绝无仅有的一个企业。
就在他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企业因为质量意识不强,加上员工因为操作不当,引起设备爆炸,连带将厂房也烧掉,企业一下子就被摆放到破产的边缘。
然而,一次次挫折不仅让他更加坚强,也让他懂得了许多经营之道,公司连续9年上交税收居地区第一。为了保证玻璃深加工科技领先,他成立了 “秀强玻璃研究院”, 2012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秀强公司成立了“全国工特玻标委会家居工业玻璃分技术委员会”,确立了秀强玻璃技术的领先地位。
他还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落实到社会上。从2001年起,他长期资助学生、五保老人超过200人。资助贫困家庭50户以上,为地方公益事业资助超过200万元。用行动诠释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胸怀。
卢明立:江苏天明机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00年1月,他带领8名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创立天明机械。历经19年艰苦创业,目前已发展成长为专业从事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集团研发成功50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其中行业首创重大技术装备3项,已获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项。
2011年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套1140V智能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2013年一举研制成功了替代欧美进口的智能化高产高效采煤机,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自主研发成功的国际首台套8.8米大采高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机在神东煤炭公司上湾煤矿顺利入井投入运行,并一次调试成功,这是我国高端采煤装备国产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他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专家,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十一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朱小坤:江苏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率领一家靠借贷2000元起步的弱小村办企业,一步一个脚印,深耕切削工具和优特钢产品36年,打造中国民族品牌,演绎成为世界优特钢强企前四强、中国最大高速工具钢制造商、中国切削工具及模具钢行业的领军企业。
最让人叹服的是,他认定自己的主业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一直心无旁骛地在实业阵地坚守,并毫不动摇地一路前行。如今,中国每出口三个麻花钻头就有一支产自天工。
2017年,天工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成立了海洋工程新材料联合实验室,而这样的联合实验室在天工并不是第一家。他在公司内部从上至下灌输“工匠精神”理念,让每一个天工人都用一颗匠心去做产品。
他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江苏省劳模”、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制造2025年度影响力人物”。
朱共山:协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
1990年,他始创协鑫。28年来,协鑫集团成长于江苏、肇兴于江苏,已日渐成为江苏民营企业的重要代表。集团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人民币,员工近3万人。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新能源500强前三甲,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39位。
他以红色基因引领协鑫绿色发展。集团党委下辖12家基层党委、8家党总支、109家党支部;协鑫近3万名员工中,有党员3555人,占比12%;他以奋斗为本坚持走创业创新之路。2016年,他带领的多晶硅制造团队依托硅材料方面的综合优势,聚焦国家重大科技02专项,结束了国内几十年来电子级硅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他以赤子之心尽心履责回报社会。这份责任体现在他对绿色事业的执着追求,体现在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片赤诚。近5年,协鑫集团和他本人捐资达2.8亿元。光伏扶贫电站一项即投入100多亿元,电站规模129万千瓦,居全国第一,3.8万贫困户因此受益。
朱相桂:江苏森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7年,他带领7位农民,从牛棚起家,办起了皮鞋厂。1991年,他创办了江苏第一家制鞋公司——中外合资盐城森达制鞋有限公司。1992年“森达”牌产品正式打入国际市场。1993年“森达”夺得中国首届鞋王称号,之后连续六年囊括全国消费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和购物首选品牌三项第一。1997年森达商标成为中国制鞋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1998年森达品牌输出制鞋王国意大利,开启民族制鞋业品牌输出的先河。2004年,森达成为中国最具领导价值的品牌。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集团2017年在盐城纳税11822.32万元,已连续四年在盐纳税超亿元。
他以感恩和仁爱之心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他创办森达来,最多时吸纳2万名员工就业。累计拿出6000多万元反哺农业,用于村镇建设。他先后资助了200多名特困家庭儿童,帮助40多位特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他累计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近几年来,他倡导救助患白血病儿童10多名。
任元林: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董事长
他投身中国造船事业45年,被誉为中国造船界的传奇人物。他领导的扬子江船业集团,2007 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地方船厂;2016年在中国500 强企业中列第485名,年上缴政府税金超20多亿元,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
从2002年起,他积极寻找建设现代化大型造船厂区域,产量实现“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造船完工153万载重吨,2010年造船完工量218万载重吨,2011年造船完工量达到300万载重吨,2013造船完工量达363万载重吨,用不到5年时间使扬子江船业的年造船产量增加10倍。2015年造船产量居全国船舶企业第3位;经济效益连续5年位居全国造船企业首位。
他注重技术创新,近6年来扬子江船业注重项目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先后立项完成科研项目共439项。
他奉献社会,贡献国家。先后向灾区、教育和文化建设等公益事业捐款9000多万元。仅在2012、2013年两年,他向元林慈善基金捐献个人股份分红款5.066亿元人民币,获得国家民政部表彰的第八届“中华慈善奖”,2014年名列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4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