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苏商”风采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苏商风采(9)
汪建国:五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年他创办了五星电器,并逐步从专业空调专营店发展成为全品类电器综合零售店,从区域连锁走向了全国连锁;2006年,他以战略眼光引入当时世界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百思买,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家电连锁企业;2009年,他将五星电器股权全部出售给百思买,创立了五星控股集团。目前已培育了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阿格拉等服务业创新模式与品牌。2010年,他与马云、史玉柱、虞锋、沈国军等中国知名企业家合作,成立了中国首支由企业家发起的投资基金“云锋基金”,致力于互联网、消费品和新能源领域投资。
他以培育新一代企业家为己任,让更多有志者成就事业梦想。早在集团创立之初,他就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为年轻人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培养优秀企业家。旗下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都是在五星控股体系中自己培养出来的。
他以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支持绿色中国建设。先后加入TNC(大自然保护协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2018年担任桃花源华东分会的理事长,同年3月,基金会与黄山区政府正式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建立并托管九龙峰公益保护地。
沙敏: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领员工经过了22年的拼搏发展,打造出了一个拥有从事物联网核心技术研究和数据应用与构建外贸服务平台的科技板块;以医药研发制造、药品流通、医药物流冷链配送仓储于一体的健康板块;以多元投资与金融服务的投资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2004年公司股票在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他多年来带领公司坚持开展RFID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将RFID技术与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医药/食品行业应用相结合,形成了以射频识别(RFID)和视频识别为核心技术,在全国近200多个城市、300多个海关、50多条高速公路、覆盖苏皖闽豫鲁沪五省一市广泛应用。公司拥有63项专利和195项软件著作权。
他主动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公司设立了“关爱基金”,关爱困难员工、资助贫困失学儿童1000多人,投入光彩事业资金超过5000多万元,捐赠母校用于教育事业累计逾700万元。
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沈小平: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通鼎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他以“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聚焦信息通信产业发展。2018年,集团年产值超过428亿元,稳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73位。
他深谙行业发展态势与企业管理。提出“一元为主、两翼齐飞”的发展路径,重构商业模式,沿着信息链接方向,稳步把集团产品打入高价值、新兴高端领域。
他坚信“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坚持走“自我攀升”和“借梯登高”两条路线。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大规模光子集成实验室”,攻克大规模光子集成应用的世界性难题,实现高速光器件和光模块产品国产化、规模化。集团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获得 1个省级智能工厂项目、4个省级智能车间项目,并取得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
他专注“做有温度的企业、做受人尊敬的公司”。创新 “1+3+X”慈善模式,每年拿出利润的5%-10%作为专项资金,让慈善项目精准到位。目前,他和他的集团已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超过7亿元。
他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国优秀企业家”。通鼎集团和他本人连续6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
沈文荣: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75年他靠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创立沙钢,从引进建设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第三次革命样板”的75吨超高功率电炉开始,到建设亚洲第一炉;从与浦项合资建设不锈钢项目,到三年再建一个新沙钢;从实施650万吨钢板搬迁工程,到实施世界最大高炉5860立方米高炉为代表的新一轮节能技改工程;从上马冷轧高端生产线,到实施特钢转炉、双高线、3500mm中板等产品结构优化工程,直至推进节能减排世界领先的超薄带工程,使沙钢工艺装备保持与国际先进接轨,实现了生产结构从短流程向长、短流程结合的转变,钢种从普钢向优特钢转变,产品结构从长材向扁平材转变的历史性新突破,实现了跨越性、裂变式发展,走出一条拿来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具有沙钢特色的成功之路,蜚声海内外。
集团现已成为拥有总资产1700亿元,年产钢能力3970万吨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跻身于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行列,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获评中国钢铁“A﹢”级竞争力极强企业。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利税254亿元,其中利润实绩继续保持全国同行第二位。
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创业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新中国60年60位功勋企业家、CCTV2009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中国慈善事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宋郑还:好孩子集团董事局主席

1989年他从中学副校长职位上接任校办工厂厂长,带领工人“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最终发明全球第一辆四功能婴儿车,创办了“好孩子”。
他审时度势,主动参与市场竞争。1993年“好孩子”成为中国婴儿车销量冠军;1994年进军美国市场;1999年“好孩子”成为美国童车销量冠军;2002年进军欧洲市场,2006年成为婴儿车销量第一。为更好地用世界资源服务世界市场,2007年他开始建设海外研发中心;2010年,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此时的“好孩子”已是行业隐形冠军。但他意识到只有产品没有品牌不行。2014年,收购德国和美国著名的儿童用品公司,在国内外构建起了多个品牌经营中心、技术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以及分布在七个国家的研发体系;实现了从研发+制造+贴牌的OPM模式转变为销研产一条龙自主品牌经营的OBM模式;从隐形冠军转变为拥有三个世界著名品牌的显形冠军;从仅有中国市场转变为拥有德国、美国、中国三个母市场,并辐射全球市场;从以中国人才资源为依托的组织转变为以世界人才为源泉的组织。
他坚持把创新、标准、品质三项能力作为“好孩子”的价值基石。30年来共自主创造专利达9200多项,获得30余个国际工业设计奖和6个国际质量经营奖。
张健:无锡市电子仪表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年3月,他以注册资本1.5亿元,成立了这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共有投资企业15家,2016年完成销售收入223亿元,实现利税9亿元。
他带领公司推行跨越式发展战略。成功创办了无锡夏普电子等十余家规模大、产品优、效益好的中外合资和独资企业;他以创新促转型。公司设有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40项。近年来,共有17个自主知识产品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他以加快技改投入为企业增后劲。近年来实施了五次较大规模技术改造,共投入资金10多亿元。他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最近又在非洲建立城市智能化公司。他大力支持各类公益事业。近年来,公司用于支持社会各类公益事业的善款达3600万元。
公司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工业强省六大行动重点项目单位”称号。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杰出企业家、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三届江苏慈善奖十大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等荣誉。
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

1990年他创办苏宁,是中国杰出企业家代表。28年来,他带领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力,将苏宁从一家不足200平米的门店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他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推动零售业创新变革,其开创的智慧零售模式,正成为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发展。2018年,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迎来爆发,拥有各业态互联网门店近万家,实现了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到社区再到四六级县镇市场的全面覆盖。线上苏宁易购通过自营、开放和跨平台运营,跻身中国B2C市场前三;线下拥有各类互联网门店近万家,实现了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到社区再到四六级县镇市场的全面覆盖。他率领集团秉承“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苏宁产业经营不断拓展,形成苏宁易购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覆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日本东京、大阪以及美国等地区,员工多达25万人。
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精准扶贫和社会公益事业。他首创了“电商扶贫实训店”这一创新型精准扶贫模式,2018年在100个贫困县落地100家实训店。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全渠道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达60亿元,惠及200万农业人口,培养农村电商人数超过10万人次。他还发起阳光扶贫计划等系列社会公益慈善项目,投入资金达12亿多元,带领集团先后五次获得“中华慈善奖”。
他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10月,入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张国良: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个来自连云港的项目格外吸睛。这个“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就是该项目第一完成人。
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连云港纺机厂工作,1992年担任厂长。他一步一个脚印,瞄着一个行业,瞄着一个产业,慢慢地做。到了1996年,产品成了系列,市场有了影响。此后又兼并了几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企业安置了2000多名职工。从2005年起,他开始涉足碳纤维。
“我的梦想,就是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他始终坚守“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信念,圆了国人40多年碳纤维“中国造”的梦想,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万吨级碳纤维生产企业,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和产业化,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扭转了我国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他获国家专利80多项,发明专利18项,国家级奖励20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2018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俄罗斯国家工程院“格里什曼洛夫”最高材料金奖。
他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陆云芳:南通台联三通房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8年,她放下了让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在“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的狼山之上办起了素菜馆,踏上了漫漫人生创业路。
1988年,时值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狼山几乎成为南通探亲台胞必到之地。身为南通海外联谊会副总干事的她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狼山民间台胞接待站,为南通籍台胞建起了一个“家”。先后接待台胞和港澳同胞3万多人次,接待中外宾客10多万人,无偿提供接待经费60多万元。
她始终坚持微利求发展,不贪大求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质量、服务双优单位”、“服务行业先进集体”、“南通市百强民营企业”。
她积极参加“光彩事业苏北行”项目。在连云港新区建成了“金秋情缘”生态花园小区,成了“光彩事业苏北行”的一个亮点。
她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企业成功女性”、“中国杰出创业女性”、“中国女性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全国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
陆亚萍: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

上世纪70年代末,她靠着一把剪刀一把尺,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她紧跟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路前行,创造出中国“花布大王”的业绩;她又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实现蝶变,书写了中国“沉香女王”的传奇。
1982年,她办起服装厂,并聘请了30位缝纫熟练工,加工的童装时常供不应求。1984年一个下雨天,她把摊位摆在了一家商场的门口,遭到商场方面的驱赶。从此她下定决心要把事业做强做大,将来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商城。3年后,她的梦想开始实现。承包了海门一家商场,成为当地第一个在集体大商场经营的个体布商。当初躲雨无门的那家商城,在12年后被她收购,370个员工获得了再就业的机会。
上世纪90年代初,她从海门转战南通。1995年,她又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军民营经济风生水起的浙江,带着200万元家底,以她的名字创立公司。第一年产值就到了9500万,第二年1.5亿,第三年2.7亿……
小小花布联结了世界大舞台。她成了中国轻纺城的头号布商,产品畅销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在企业踏上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她成为国内拥有沉香资源最多的藏家,被业界称为“沉香女王”。
她把安置下岗职工、女大学生就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成立了“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办起了“亚萍儿童慈善基金”、“亚萍春蕾班”,先后捐款捐物价值4800多万元,荣获江苏道德模范、省慈善之星等称号,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