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苏商”风采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苏商风采(10)
崔根良: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他1991年创办亨通集团。28年来,他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带领集团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摆脱国外技术依赖,牢牢掌握了光纤通信领域的话语权,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企业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长,已发展成为中国光纤光网和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
他始终坚守实体制造业,勇立时代潮头。在光通信、海洋通信、智能电网等许多领域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全球首创。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光纤通信核心技术,独立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光纤产品,把国外垄断光纤价格降低了50%,使网速提高50倍,推动中国步入全球光通信强国。
他主动“走出去”,打造“中国名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购创建了11家海外生产基地,其中7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服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居全球市场的15%以上。
他勇担社会责任。成立亨通慈善基金会,立足苏州、面向全国开展精准扶贫和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款5.5亿元。
他先后荣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华慈善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称号。
梁勤: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2000年创业,2006年创办扬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月在创业板上市。她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品牌和市场交互良性循环的民族工业企业成长之路,从一个100万元贸易公司,迅速成长为为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五强、市值过百亿的科技创新“小巨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纳税1.03亿元。
她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产品质量为保证。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少数集芯片设计制造、器件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等纵向产业链为一体的规模化企业;她放眼国际,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实施“扬杰”与“MCC”双品牌运作战略,实现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有机联动;她持续推进“品牌、替代进口、紧跟新兴行业、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依靠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稳步提升公司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她坚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晶圆—芯片—封装测试—应用”整体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微电子产业的转型升级。
她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江苏省“爱心捐助先进个人”、“江苏省第七届优秀女企业家”、“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董才平: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他1997年接手濒临倒闭的武进钢铁集团公司后,带领企业把一个年产销不足10亿元的钢厂,发展为年产能1100万吨、年营收1220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他注重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实施低温余热发电、TRT余压发电、城市中水回用、综合污水处理站、能源管控中心等100余项工程。2017年启动“中天钢铁一日游”项目,获得近万名市民的集体点赞。
他把爱心洒向全体员工。员工工资从2001年的1.2万元提高到2017年10万元;投资1.8亿元建设员工新生活区,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建成中天企业大学等,满足员工素质提升的需求;分配人才公寓以及员工体检、相亲会等各类活动长期开展。集团被授予“2017年江苏省机冶石化系统幸福企业”。
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投资1.5亿元成立常州中天实验学校,每年陆续投入大笔教育基金,全面打造地方教育明珠。多年来投入各类慈善公益事业超6亿元,并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入选“中国慈善排行榜”、“《胡润中国慈善家榜》”。
他当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蒋东良: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多年来追求一种“快乐经济”:纳税越多越快乐;安置和培养新型农民越多越快乐;精品工程越多越快乐;支持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越多越快乐。他领导的企业近3年来每年上缴利税均超亿元,成功解决当地5000余名农民的就业困难。
科技创新,一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公司在国内率先运用BIM技术并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在他带领下,公司获“鲁班奖”12项、国家优质工程16项、江苏省“扬子杯”奖和上海市“白玉兰”奖50多项。
他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在扶持弱势群体、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累计捐资超过5000万元。企业还设立全国首个农民致富贷款担保基金——“宜安农民致富小额贷款免费担保基金”、设立“宜安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帮助农民致富。在2015年公司成立40周年之际,他提出不搞庆典活动,而是出资1280万元设立了江苏宜安梦公益基金会,出资200万元设立上海宜安梦公益基金会。他荣获了“中国EMBA十大社会责任领袖”称号,被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评为“共和国脊梁---中国公益事业十大贡献人物”。
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5年他创办了宜兴市范道仪表仪器厂(远东控股集团前身),后经五次改制,集团成为全球投资管理专家、“亚洲品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最佳雇主企业”。
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创造价值,服务社会”为使命,以成为“备受员工热爱、备受社会尊敬的企业”为美好愿景,以“和谐共赢,灵活创新”为经营理念,致力做到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坚持“主业+投资”战略。旗下的智慧能源,主营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技术、产品与服务及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能效管理与服务;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工程总承包等领域,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商。集团对外投资屡创佳绩,整体投资成果优异。截至2017年6月,总投资企业数量达到339家,累计实现上市93家。
他是中共十六大代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他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全国十大杰出跨世纪科技人才、中国企业改革与创新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全球华商十大首善、中国十大民生人物”、“全球华商领军人物”、“华尊奖—中国最受尊敬时代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缪文彬:双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他从美国完成硕士学业回国至今,从普通销售人员做起,成长为集团新的掌门人。在他的带领下,集团以创新引领发展,进行“绿色化”产业升级,致力于打造“健康化、国际化”,“资产优良、盈利能力优良”新型民营企业。
在企业处于二次创业的艰难时期,他主导集团发起设立了20.1亿元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发起设立100亿元润良泰物联网基金,对外股权投资超过50亿元,为集团实施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他通过资本注入发展优质项目,为企业带来百亿资产增值;他带领集团通过“海外技术+双良制造”的强强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世界最高最大的钢结构空冷塔以及世界首例烟塔合一钢结构间冷塔都由集团在实施EPC项目总承包施工中运营;他带领集团进军全新“绿色产业”,为西北工业城市节能减排、安全供热量身定制了一个个“样板工程”。目前,双良已在山西朔州等城市成功运营了多个集中供热项目,已入网并进行供热5000多万平米。
他是一位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分别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705.83万元、228.51万元;从2006年开始,分20年向江阴慈善会捐助1000万元;2011年为地方建设幼儿园、养老院等设施捐款1000万,2012年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捐款1000万元,为江阴文化遗产保护捐款880万元,2013年捐资300万成立利港教育基金。近年来,为地方建设、社会公益、环保生态等事业捐资逾6000万。
缪汉根: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我国纺织和石化行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1992年,他受命接手盛虹砂洗厂(盛虹集团前身),通过不断聚合资源、聚力创新,打造起以石化、纺织、能源为主业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2018年,集团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5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位。
他坚信“唯有持续创新的产品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集团先后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纺织新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最强大脑”,使企业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引领行业发展。集团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创新生产模式,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化纤产品差别化率达到85%,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集团开发出世界上最完整的生物质合成高分子纤维产业链,打破跨国公司长久以来的国际垄断。
他大力倡导绿色优先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中水回用等项目,为产业的绿色转型树立“标杆”。
在他的带领下,集团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他获得了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苏商实业强国功勋人物、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多项荣誉。
滕道春:江苏天裕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能源化工企业,在集团成立之初他便提出走绿色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改造,创造出了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新模式。企业规模实现几十倍的增长,已发展成为涉及煤炭开采、化产、发电、高端铸造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成为淮海经济区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
他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支持和参与社会教育、扶贫等领域的公益事业,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而是社会的”。他的企业分布在贾汪、铜山、沛县等多个区域,带动了三千余人就业,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这些年,他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救助五保老人、兴修水利、绿化美化环境,2003年至今先后为扶贫助学、抗震救灾和地方环保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现金和资产总额达5500万元以上。
集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营业收入百强民营企业”、 “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企业”。他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第三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等荣誉称号。
潘雪平: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他联合其他20名自然人发起设立了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历程。在他的带领下,经过18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在全球拥有14000余名员工、103家工厂及公司的多元化国际产业集团,旗下拥有埃马克数控机床等产业,业务遍布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公司2014-2017年连续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他带领公司专注实业。从自主创新,到中外合资,从跨国并购,再到走出去投资建厂,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国际化之路。公司在新疆已累计投资近60亿元,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2005年推出的国内首条全流程清梳联生产线;2005与当时全球最大的纺机制造商瑞士苏拉集团合资;2010年收购了欧洲第三大机床制造商德国埃马克集团50%股权;2013年收购了瑞士欧瑞康集团天然纤维纺机及专件业务100%的股权和资产;2014年总投资约11亿元的埃马克中国工厂正式量产开业,实现了高端机床整机及主要核心功能部件在中国制造;2016年旗下的卓郎智能纺机事业集团在印度巴罗达的智能纺机制造工厂正式投产运营;2015年旗下的利泰纺织事业集团启动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化探索与发展,公司已成为众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客户。
公司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百强民营企业”。他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薛济萍: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

他是一位从田埂上走出来、自称是到现在都不太会说普通话、“玩不转”电脑的草根企业家。他把一个偏于一隅的乡办小厂打造成如今庞大的产业帝国: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捧回了江苏首批“国家名片”提名奖……2017年集团实现营销收入446.5亿元,比上年再增长29.4%。
他始终坚守实业。1992年果断决策转型进入光纤通信领域。20多年来,已形成通信、电网、新能源等六大产业格局,拥有60多家子公司,员工人数超过1.2万名,产品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倡导“精细制造”。勤奋细致的优良品质已渗入到员工的血脉之中,精细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他坚持创新发展。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战略创新,是公司发展的三大法宝;他以科研开发为动力。相继建立上海研究院、中天学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承担8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参与修订18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876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
他是中国光纤光缆30年风云人物之一,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南通市首届“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改革开放40年南通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是首届南通“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荣誉获得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