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苏商天下
周恩来留学日本的心路历程(一)
来源:江苏党史     日期:2021-04-22

     编者按:《学校日记》又叫《周恩来旅日日记》,为周恩来1918年留学日本期间撰写的日记,整整一年。该日记由周恩来1920年12月旅欧前夕,托他在南开学校的同学妥为保管,历经79个春秋,躲过种种劫难,1952年夏天在天津被发现并被转交到周恩来手中,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由邓颖超上交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1998年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周恩来旅日日记》被完整地收录到修订后的《周恩来早期文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喜之年,也是党的创建人之一的周恩来诞辰123周年和逝世45周年。缅怀党创建时期的那些早期领导人的生平事迹,记录、诠释他们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员并终身为之奋斗的生命轨迹,就是最好的纪念。本文以《周恩来旅日日记》为蓝本,解读周恩来留学日本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本泛黄的《学校日记》,上面印有“学校日记,中华民国七年阴历岁次戊午,日历依中央观象台历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制”的字样;扉页上“周恩来”的署名,因保存者为了防备反动当局搜查而暴露,只保留“周”字,“恩来”二字及红色印章均已被挖掉或涂抹不清,但页下保有书“翔宇”二字的用印,两封印章均为篆书,红印泥用印。

  《学校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留学日本期间的1918年1月1日至1918年12月23日整整一年中的“所思”“所学”“所行”,也真实地反映了20岁的他如何走出人生低谷、迈向新人新生活的心路历程。

“大江歌罢掉头东”

  翻开《学校日记》,衬页空白纸上,看到周恩来俊秀洒脱的行书《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句及落款: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不酬滔海亦英雄。

中华民国七年一月

                游东周恩来自题于扶桑江户

                             时年十九岁

                                翔宇印

  “中华民国七年一月”,即1918年1月;“扶桑”,即日本;“江户”,即东京都,简称东京;“翔宇”,即周恩来的字。

  1917年6月,周恩来以平均89.72分的优异成绩,在南开学校毕业,完成了他的中学生活。《毕业同学录》中对他作了如下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善演说,能文章,工行书”,“毕业成绩仍属最优”。

  南开学校是效仿英美教育体系办学的,继续深造理应留学英、美等国。校长张伯苓(寿春)、校董严范孙(修),也是劝说周恩来去英、美的。

  可哀于家境艰难,以及留学日本有官费生的优惠条件,加上日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中常夹着汉字,想来读写方便些,且路费便宜,所以时年19岁的周恩来选择在亲友、老师、同学的资助下,于是年9月上旬由天津搭乘海轮直抵日本东京,住在先于他留学的同学兼好友张瑞峰(蓬仙)的贷间里。日本有些房主将多余的住房出租,并承办租客的伙食和一般生活照料,称为“贷间”。那时去日本留学的人多,所以住处很紧张,周恩来之后为了寻找房租便宜的地方,又多次移居。

  行前,周恩来给送行的同学题诗一首,就是写在《学校日记》衬页的那首《大江歌罢掉头东》,以壮此行。

  10月,周恩来入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

  周恩来与张瑞峰合租的地方,位于早稻田大学附近(张瑞峰考上了早稻田大学),也紧挨着天津南开留日同学会“青年会”聚会的地方。许多南开同学得知周恩来到来,都接踵而至,相见甚欢。周恩来参加青年会校友会后,在第一次的月会上,就被推选为评议员。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像在南开学习时一样,既“勤于学习”,又“善于交友”与“公益”。可不久他发现,情势很是不乐观。

  因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在神田区,离早稻田大学张瑞峰住处较远,周恩来便又搬到了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所在的神田区一个叫“玉津馆”的旅馆,同一个早住在这里的姓陈的中国留学生挤住在一个贷间里。

  他在写给仍在国内的南开同学陈颂言(尚文)的信中,特别谈到了这次搬家的缘由:

  “初至,偕蓬仙寓早稻田,现移来神田,下宿日馆。”“南开同学来此者已至三十人,常相聚会,异邦相聚别具一分感情。”“留东学子在此,约分三派:一埋首用功,不闻理乱;一好出风头,到处声张;一糊涂到底,莫明其妙。”“留东学生好出风头之习,在东京已司空见惯,明哲多裹足不入是非之场。”“使我兄当时在场,能想起一种感想,家国恨,天下事,不堪一提!极目神州,怆怀已达极点!乃争权者犹红其眼,摩其拳,不顾死活,哀哉!苦吾民矣,为之奈何!”

  搬到神田东亚学校附近,远离了那些好出风头的学友,他也打算辞去评议员事务,好埋头学习、预备考学。

  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全称是“日华同人共立东亚高等预备学校”,为曾在北京京师法政学堂任教的松本龟次郎先生1913年所创办,是当时日本最大的中国留学生教育机关,在籍学生经常在1000名左右,并有多年超过2000名左右。周恩来在东亚学校学习时的1918年,当时的留学生人数达到2085人,其中奉天178人,吉林69人,山东78人,江苏142人等。东亚学校所讲授的科目,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绘画等,但主要是学习日文,分发音、讲谈、会话、语法、听写、作文、汉译日等。学习日文对周恩来来说十分重要,不仅因为日文是周恩来在日本生活和求学必须具有的能力,是日本大专学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而且还因为他在南开学校所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都用英文教学的,如果不学习日文,对其它科目的考试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周恩来准备报考的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如果考取其中的一所,就可以得到官费学习的待遇。在南开学校时和他同住过一间宿舍的同学张鸿诰(轮扉)也准备报考这两所学校。

“少年立身即从今日起”

  转眼便是1918年新年的第一天。周恩来用毛笔认认真真地在《学校日记》的第一页上,写下了他第一天的日记:

  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午申) 火曜日 (即星期二)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仙、涤非来。去后取《南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念远、季贤信各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有生以来沾着这个“情”字,至于赤子之心……(以下日记已用墨笔涂沫不易辨清——编者注)

  日记的上边框印有格言“少年立身即从今日起(薛瑄) ”;下框边印有诗句“闲话更端茶灶熟,新诗分韵地炉红(陆游)”。

  因为1月1日至6日过新年,学校放假不上课,周恩来乘电车去青年会会见同学,同学好友也来拜访他。像先期留日的,如涤愆,即吴瀚涛,比周恩来大4岁,吉林人,与周恩来同班且坐位紧挨着;未毕业就留学的,如蓬仙,即张瑞峰,与周恩来同班,且共同创办“敬业乐群会”,1916年暑假后未毕业就留学,他离开南开后,会长职务由周恩来接任;轮扉,即张鸿诰,与周恩来同班并同宿舍住过,他与张瑞峰于1916年暑假后先期东渡日本留学,后来是作为吉林长春的名额考取的官费生。张涤非则是与周恩来一起到日本的同学。没有了南开学校的纪律,漂泊在外的学子,除了抱团取暖外,言行举止都由各自把控着,没人能约束。

  周恩来收到国内同学的贺年片及信函,也回复若干。像吴瀚涛(涤愆)同学,每天见面的,也寄来贺年片,好不高兴!

  新年第一天的开始,周恩来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少年立身即从今日起。”“悟则为佛,迷则众生。”他要“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眼前就是学习、预备、报考。他开始“悟”了!

  夜色下,周恩来读着白天取来的《南开思潮》。人虽离开了南开学校,可他仍关心、爱护它的发展和进步,他仍然关注着新出版的《南开思潮》,与他东渡日本后南开学校最活跃的学生领袖、低他两个年级同学马俊(遹泉)等,也时有联络。

“鳏寡孤独全都占全了”

  一月二日,星期三。

  (眉头格言)人生转盼百年,贵能自立。(郑南皋)

  (气候)早雨晚晴。(温度)三十八度。

  (修学)佛门十戒: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恚、痴。

  (治事)早,涤愆、冠贤来。既去,读母亲遗墨。下午,见伯鸣,遇朴山,偕至浅草观电影。

  (通信)接剑帆信一。

  ……南开同学会的庶务……本来书记的事,冠贤干事长先叫我干,我想想我要预备功课,三月里还打算考师范,实在没有闲功夫,便辞绝了。就是评议员,我也打算辞去……他们走后,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

  冠贤即童启颜,比周恩来高一个年级,先期留学日本,是南开同学会的总干事长,他是来请周恩来做书记的,可周恩来还想辞去评议员职务。

  学长走后,他独自一人“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异国他乡,他更思念养育他的嗣母陈氏。

  一月四日,星期五。

  (眉头格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

  (修学)不婚不宦,情欲失半。(论语)

  周恩来静思两日后,延续前一日的修学要点“三十不婚,可以不婚;四十不宦,可以不宦”,这一天他下决心抛却一切杂事念想,专心读书。抱着这种心态,一早,他前往青年会读报,同学夏伯鸣送给他一些吃食,他带回住处,与先后来访的同学张瑞峰、张涤非一同食之。下午赶到青年会参加月会,在选举干事、会计、书记、庶务及补选评议员时,他提出辞去评议员的要求,大家“居然允许”了。他好高兴,“我这几天的想头居然达到,而且攻击《思潮》的事,亦因为我反对,打消了”。

  一月七日,星期一。

  (眉头格言)限制自由即保护自由。(赫胥黎)

  (修学)与我善者为善人。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周恩来早早起来,到东亚学校“单人教授”处学习一小时。学校的大课也没有上,就拉着王朴山到处去找新贷间,未果。

  一月八日,星期二。

  (眉头格言)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

  (修学)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这天早起,一进东亚学校,就收到“八弟”的来信:“八叔父故去!”周恩来到日本后的通讯地址留的都是东亚学校。“八弟”是周恩来的大弟弟周恩溥。

  “猛然接着这个恶消息,那时候心中不知是痛、是悲,好像是已没了知觉的一样。”“八叔父”也就是周恩来生父的大弟,大排行八,也是周恩来在生母、嗣母去世后的实际监护人。当时淮安驸马巷老宅就他这一家了。周恩来想着家乡的一幕又一幕,“不想天不谅人,叫我们这支四房头鳏寡孤独全都占全了,真真是可怜,可惨到极顶了!”周恩来父辈亲兄弟4人,大排行四、七、八、十一:老大四伯父在东北,膝下无儿女,是“独”;老二是周恩来生父,死了妻子,是“鳏”;现在八伯父去世,八伯母成了“寡”;周恩来过继给老四,是他的十一叔,嗣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家中境遇如此,遇着这样大事,还不知如何是好呢!”

  一月九日,星期三。

  (眉头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修学)南北东西,鳏寡孤独。

  整整一天,周恩来沉浸在悲痛之中,“想起家中一个要紧的男子也没有,后事如何了法?”他在这一天的日期旁边,用毛笔画了两个圆圈,以示哀悼。好友王朴山、吴瀚涛、张鸿诰都来安慰他。

“炼铁石心肠、钢硬志气”

  一月十日,星期四。

  (眉头格言)用知不如用好学。(王夫之)

  (修学)南望家乡归不得。

  昨天晚上轮扉来告诉我说,离玉津馆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贷间,住的是轮扉的朋友,他今天要搬,问我去住不去住?我当时同他去看这个贷间,房子尚不错,地方僻静的很,甚合我的意思。我就许了轮扉,说准搬。……

  这天一早,周恩来先到王朴山那儿商量,如何借点钱好搬家。下午,他向一位学长陈钢(铁卿)借了十块钱。张鸿诰(轮扉)也来帮助周恩来搬家。“房钱是五块钱一个月。窗户向着西南,下午太阳光可以照进屋子,空气还好。房主是一个男子,对待的看着还不错。”

  一月十六日,星期三。

  (眉头格言)道理书尽读,事务书多读,文章书少读,闻杂书休读。(吕新吾)

  (修学)破除成见。

  前天高老师来信说,因为接着我的信,知道我的日用不十分充足,自己想谋个教育界兼差,打算每月接济我几个钱,并怪我为什么不将详实情形告诉老师。我听见这种话,心里头是又感激,又惊讶。……

  高老师即高戈吾(一说高弋吾),是周恩来在沈阳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来改名为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历史老师,周恩来出国时,他也出了资助费。

  “我在这里已经惊动多少朋友,哪能够再向国内打扰呢!况且老师手中也不宽裕,在京兆尹里头已经是寅支了卯粮了。要真够寄来钱,我问心哪能安呢。”周恩来赶紧回信说明情况,要老师不要那样做。

  一月十七日,星期四。

  (眉头格言)学者须要置身在法度之中,一毫不可放肆。(曹月川)

  (修学)行其心之所安。

  从今天起,我往东亚每天上四点钟课,上午两点钟,下午两点。单人教授的地方是一点。我因为上课的时候很多,早晨起来就要上学,没有功夫吃点心,所以每天打算吃两顿饭,借着这个机会并且可以废止朝食,实在是件很好的事情。……

  因为经济拮据,周恩来想到了“废止朝食”这个省下早饭钱的“很好”的办法。他后来还提倡“素食主义”,不食荤食,也是为了省钱。  

  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三。

  (眉头格言)少年努力为圣贤,才得中人。(黄石斋)

  (修学)人生三十无奇功,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

  (治事)早上课毕,阅日报,载日本国会事有感。晚读《饮冰室文集》,重有感,苦思未来事,悄然有悟。

  周恩来读到报载日本国会乱状,比较国内政事,“将来的政局不论是新国会、旧国会,反正是一班宝货。……至于做官的,有几个真心为国的?”“晚间我又拿起梁任公的文集来看,念到‘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如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几句诗,我的眼泪快要下来。”“我如今已痴长十九岁,一事无成,学还没有求到门,竟真正是有愧前辈了。”

  梁任公即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收录了他的诸多著名文章,如《变法通议》《新民说》《新民议》《爱国论》《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社会主义论序》《自由书》《敬业与乐业》等等。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特别喜欢读梁启超的书和文章,还曾为梁启超的讲演作过笔录,发表在校刊《校风》上。

  一月二十四日,星期四。

  (眉头格言)功夫须是绵密,日积月累,久自有益。(张杨圆)

  (修学)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如狂欲语谁。

  这一天的日记,周恩来总结了“10年前留学日本的学生”,“坏的不说,知道爱国的人,大半分为两派人:一派是服从革命;一派是赞成君主立宪。这两派的,全是希望去把国家弄好;但是主意不同,遂互相攻击。”“究竟这两派天天打着旗子排斥人,他自己预备了没有?”他归纳得出结论:“天下事没有不预备还能成功的。”

  周恩来接连数天抄录梁启超的语录,警示自己。

  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五。

  (眉头格言)不轻小事而后能成大事。(拿破仑第一)

  (修学)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昨天,我说留东学生分作两派人的事,现在在政界做事的人,除去老官僚同着武人以外,大半就是这两派了。这六年来的成绩是这样子了,……如同老官僚、武人等,那更是脑子简单,无可救药的。看起他们这两派失败的原因,大半是从前没有预备,才闹出这样的结果来呢!

  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眉头格言)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班昭)

  (修学)待得春回,终当有东风。

  我说的留东两派的事情,差不多现在国内政局多半是他们去支配。至于留西的学生,全都在这两派统治之下,不然就是自命清高,去办教育。然而教育机关必须受行政的分派,到底还是没出了这两派的范围。论起这两派没有预备的事情,求学不足还是小事,最大的就是没有真正立身的根本,去与这个恶劣的社会交战。所以,每临到自己头上,一战就败。平常任他骂人、夸嘴,自己上了台,依然是不行,这并不是旧官僚的利害,手段比别人高,武人的枪炮好使,还得说自已的力量薄弱,经不起抵抗的。论起这个,我们现在来到这里求学,第一样事情,就得炼铁石心肠、钢硬志气,不为利动,不为势屈,才能有效,要是连自己还信不着自己,那就莫如快死为妙。

  通过对留日(“留东”)学生的剖析,包括正在读书的、已经归国从政的,对比留英美(“留西”)的学生,包括他的恩师张伯苓、严修等,周恩来开始思考自己的留学目的,他的“真正立身的根本”在哪里。

  二月一日,星期五。

  (眉头格言)天下之理,非见之极明,勿遂下断语。(笛卡尔)

  (修学)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峨嵋。

  因为周恩来住的贷间要解散,他又到处“觅贷间”不得;严修的四公子严智开(季冲)得悉此事,正好他毕业要归国转去美国留学,便提出要周恩来到他的租屋去住。这一天,周恩来搬到了严智开在台东区的“日暮里”住所。这里是墓地加寺院,住的是寺院的杂屋,与一位同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的叫“保田君”的合住,环境偏僻安静,乘电车到东亚学校也方便。周恩来在此与保田君交谈,保田君还曾为周恩来画了素描像。周恩来也不时向女佣(“下女”)请教,练习讲日语。

  二月四日,星期一。

  (眉头格言)士有百行。(许允妻阮氏)

  (修学)天远一身成老大,酒醒满目是山川。

  人要是把精神放在是处,无处不可以求学问,又何必终日守着课本儿,叫做求学呢?我自从来日本之后,觉得事事都可以用求学的眼光,看日本人的一举一动、一切的行事,我们留学的人都应该注意。……

  周恩来又“悟”了。

  二月六日,星期三。

  (眉头格言)不能服从规则,不能自由。(加来尔)

  (修学)此夕天涯空涕泪,他年夜雨莫思量。

  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种事情,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不应该做的,便躲着不出头,或是极力反对。这样子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成败固然是不足论事,然而当着他活的时候,总要想他所办的事成功,不能因为有折磨便灰心,也不能因为有小小的成功便满足。梁任公有一句诗:“世界无穷愿无尽”,我是很赞成的。盖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老实着说,活着一天,吃还能有完的时候吗?穿还能有完的时候吗?至于国家社会的事,那更是无穷无尽的了;所以世上人的志向,也是永远没有足的了。

  周恩来要练就“铁石心肠、钢硬志气”,“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

三新“有如三宝”

  二月九日,星期六。

  (眉头格言)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魏禧)

  (修学)自由恋爱无男女,人生何必有妻孥。

  这一天,周恩来给他的化学老师伉文翰(乃如)写回信,就来信中伉老师述说自己婚姻苦恼问题,讲了他的意见,同时“劝其读《新青年》”。周恩来与伉乃如老师师生交谊深厚,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并得其经济资助。

  他把在天津动身时带来的《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8月)拿出来,细细品读……他的阅读倾向由梁启超的《新民说》转向了陈独秀的《新青年》。

  二月十日,星期日。

  (眉头格言)凡人立身,断不可做自了汉。(唐翼修)

  (修学)不知今夕是何夕,强趁儿童一蹋歌。

  “今天是阴历的除夕日子。”周恩来约了好友张瑞峰、王朴山和吴瀚涛3人到他的住处“畅谈”,“一来是为着免独居起思乡之念,二来是乘着这个机会,知交的团聚团聚”。“涤愆归,蓬、山留。”吴瀚涛回去了,张瑞峰、王朴山则留宿未归。

  二月十一日,星期一。

  (眉头格言)无自由,则国家不能存;无德行,则自由不能存。(卢梭)

  (修学)万象都由心自造,寂寥天地不关情。

  我们家中有两句俗语:“大年初一不高兴,一年晦气。”现在又是大年初一了,叫我高兴我从哪里高兴起;叫我不高兴的事情可多了。守着家规暂把那不高兴的事情不去想他。先乘着今天是元旦,立个这年内应行的方针。我平生最烦恧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行。我嫌他是多事。今天我也立志了,但是我这志是早定了。不过今天想的是这一年内进行的方针问题,既然比那铺张门面的话小,事情就比较着得亲切而易行了。我先把它写出来,做个旧历元旦的开笔篇吧: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周恩来在眉头格言的最后一个“不能存”的“不”字上画了两个圆圈,以示强调。他的一生不都一直检点着自己的德行么?!

  周恩来还在这一页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有如三宝。

  自记日记至此两个半月,周恩来的人生感悟大体清晰,他冷静思考周围群体的素质,以便自己找准方位。

 “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

  二月十五日,星期五。

  (眉头格言)难之一字,惟愚人所用之,字典有之。(拿破仑)

  (修学)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

  (治事)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对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地赞成。

  从前我在国内的时候,因为学校里的事情忙,对于前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没有什么特别的去注意,有时候从书铺里买来看时,亦不过过眼云烟,随看随忘的。加着我那时候正犯着研究“汉学”兼“模仿古文”的二个大毛病,哪有心肠去用在这些改革的想头上呢。等到我从天津临动身的时候,云弟给我一本《新青年》三卷四号,我在路上看得很得意,及至到了东京,又从季冲处看见《新青年》的三卷全份,心里头越发高兴。顿时拿着去看,看了几卷,于是把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以后我搬到神田住,忽然又为孤单独处的缘故,看着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是走绕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如排弃万有,走那“无生”的道儿,较着像省事的,闹了多少日子,总破不开情关,与人类总断不绝关系。虽不能像释迦所说“世界上有一人不成佛,我即不成佛”那么大。然而叫我将与我有缘的一一断绝,我就不能,哪能够再学达摩面壁呢?既不能去做,又不能不去想,这个苦处扰,我到今年一月里才渐渐打消了。后来我就将我的心,仍然要用在“自然”的上,随着进化的轨道,去做那最新最近于大同理想的事情。收练了几天,这个月开月以来,觉得心里头安静了许多。

  周恩来在“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旁边,画了一个圆圈,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屋外是“风雪交加”“北风凛冽”,他心中的“红日”就是《新青年》提倡之各种主义!

  二月十六日,星期六。

  (眉头格言)思患预防,所以免祸。(明仁孝文皇后)

  (修学)不婚主义。

  这几天连着把三卷的《新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从前在前国内所想的全是大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的。来到日本,所讲的“无生”主义,确然是高超了许多,然而却不容易实行。总起来说,从前所想的、所行的、所学者,全都是没有用的。从今后要按着二月十一日所定的三个主义去实行。决不固持旧有的与新的抗,也不可惜旧有的去恋念他。我愿意自今日后为我的“思想”“学问”“事业”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

  二月十七日,星期日。

  (眉头格言)人心放他自由不得。(高景逸)

   (修学)二十世纪之新国民。

  我自前天忽然的醒悟,将从前一切事体都看成了不足重的事、不足取的事,心里头非常的快活。“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我这时候的思想,与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我这时候的喜欢,好像比平常人信宗教还高兴十倍。宗教家常说人要信宗教就是“更生”“重生”。我觉得我这回大领悟,将从前的全弃去了,另辟“新思想”,求“新学问”,做“新事情”,实在是同“重生”“更生”一样子了。法国女优倍那儿常说自己是小儿。我今天借用她这句话,我看我自己现在实在是小儿了。哈哈!

  周恩来自比自己是“去开一个新世纪”的“小儿”!他要做一个“二十世纪之新国民”!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贾茹)

 

作者:陶炳才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网站备案序号:苏ICP备 07010100 号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地址:南京建邺路168号10号楼 邮编:210004 传真:025-83329618 联系我们

平台建设中......

南京工商联

无锡工商联

徐州工商联

常州工商联

苏州工商联

南通工商联

连云港工商联

淮安工商联

扬州工商联

镇江工商联

盐城工商联

宿迁工商联

泰州工商联

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餐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机电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玩具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石油化工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业商会

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江苏省工商联建筑装饰装修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缝制设备商会

省反射保健协会

江苏省工商联省汽摩配用品商会

江苏省温州商会

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

江苏省工商联体育产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商业行业商会

江苏省特产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