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苏商天下
【共产党执政规律基本问题之十】执政柱石:建设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
来源:理论中国 苏商天下     日期:2021-05-06

  编者的话
  今日,发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专题系列文章第十篇:《执政柱石:建设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该文选自曲青山主编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一书的结论部分。
  
  建设一支强大军队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需要,也是任何一个被统治阶级、被侵略民族及其政党为夺取政权、争取独立必须面临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的实践表明,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拥有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首要条件。
  (一)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钢铁长城
  建设强大的革命军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核心,无产阶级政党要夺取政权、走向执政道路,没有一支强大的自己的军队是不行的。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要保卫巴黎,就不能不武装它的工人阶级,把他们组织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并且就在战争中锻炼他们的队伍。可是武装巴黎无异是武装革命。巴黎战胜普鲁士侵略者,无异是法国工人战胜法国资本家及其国家寄生虫。正是因为拥有一支由30万巴黎市民组成的“法国国民自卫军”,巴黎人民才取得武装起义的胜利,成立巴黎公社,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的实践和革命武装的建立,被马克思认为是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武装工人阶级的思想。他认为建立工农武装,武装夺取政权,是俄国革命得以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红军比什么都重要”。1905年7月,列宁发表《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一文,强调把军事工作摆到一切工作的首位,指出“革命军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靠暴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问题,而在现代斗争中,暴力组织就是军队。”1916年列宁发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指出“我们说:武装无产阶级,以便战胜、剥夺资产阶级,并且解除其武装,——这是革命阶级唯一可行的策略,这种策略是由资本主义军国主义的整个客观发展所准备、奠定和教给的”。列宁的这些思想为后来俄国武装起义和军队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正是有了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才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没有苏联红军就没有苏俄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就不可能在“二战”后迅速形成一个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二战”后波兰、匈牙利、东德、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等一批国家迅速建立起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重视党的武装建设,拥有一定实力的革命武装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特别重要的是苏联红军直接出兵,打败侵略者,对解放这些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兰西内战》第一稿手稿
  任何一个政党既要靠军队夺取政权,同样要靠军队巩固政权。习近平深刻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没有坚强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是决然不行的。从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来看,中国提供了最值得借鉴的经验。由于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人民解放军对内对外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在对外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此后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4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胜利保卫了国家领土领海完整,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在对内方面,人民解放军发挥职能作用,重拳打击“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主义势力,果断平息1959年西藏叛乱、1989年政治风波,从2008年起完成31批亚丁湾海外护航任务,维护了国家稳定和海外利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二)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军队理论的重要思想。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深刻指出:“为了坚决而严厉地反对这个从胜利的头一小时起就开始背叛工人的政党,工人应该武装起来和组织起来。必须立刻把整个无产阶级用步枪、马枪、大炮和弹药武装起来……组成由他们自己选出的指挥官指挥的独立军团,或者组成无产阶级近卫军的支队。武器和弹药不得以任何借口交出去;对任何解除工人武装的企图在必要时都应予以武装回击。”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建立革命武装、掌握人民军队与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的内在关系。
  马克思主义这一军队建设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军事理论的鲜明特征所在,是处理党和军队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与资产阶级政党鼓吹的“军队国家化”具有根本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是党领导“铁军”和人民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无产阶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同样离不开军队的捍卫和支持。凡是放弃党对军队领导的执政的共产党,最终的结局都是失去执政地位,葬送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红色江山。苏俄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创建了苏联红军,依靠这支军队,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又成功地进行了卫国战争,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但在20世纪80年代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后,给军队造成极大思想混乱,当苏联面临崩溃的时候,这支强大的军队无视中央的命令,没开一枪,眼睁睁地接受了苏联解体的事实。苏联是这样,东欧几个原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共产党、工人党也是这样丢失政权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东剧变的教训说明,鼓吹“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从根本上讲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散布军队是国家的军队、军队不对任何党派负责、不接受任何党派的领导和指挥等谬论,最终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由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这是任何执政的共产党都必须警惕和防备的。
  
  目前,世界上由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深刻吸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历史教训,那时面对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准备出卖革命因而造成分裂危机,陈独秀和当时的中共中央对国民党采取妥协退让方针,以全面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为代价去防止国民党的右倾,导致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我党措手不及,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敌人的屠刀下。中国共产党人由此认识到,过去“始终没有认真想到武装工农的问题,没有想到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到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的严重错误,从而得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结论。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从此中国共产党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以发动南昌起义为标志,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的历程。1949年成为执政党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并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规律:第一,坚持政治建军,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广大官兵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无条件听从党的指挥。第二,建立健全党领导军队的制度,实行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军队的最高领导权、指挥权属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党在团和相当于团级以上部队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第三,坚持从严治军,以铁的纪律约束全军。正是从政治上、思想上确保全军官兵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同心同向,通过铁的纪律把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到实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立那一天起就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尽管党内军内也曾出过个别“蛀虫”,但在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斗争以及平息1989年政治风波面前,都经受住了考验。事实证明:“党指挥枪”是永远不变的军魂,所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领导军队的命题中增加了“绝对”二字,这是历史的结论。
  (三)坚持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
  军队因战争而存在,随战争实践发展而发展。战斗力是军队存在、发展全部价值的“试金石”。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以战斗力为标准成为执政党对武装力量的根本要求。一支军队只有能打胜仗,才能履行肩负的职能任务,保卫国家的安全,保卫政权的稳固,防范外敌入侵,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的生活。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只有战斗力强,才能震慑敌人,减少和防止战争。这是战争的辩证法。美国的武装力量就是这样的,建国200多年,除了它挑战英国进行独立战争外,在它的领土上没有发生过战争,这就是它的军事实力的震慑作用。俄罗斯的武装力量也是这样的,尽管苏联解体后国力受到很大削弱,但军力仍在,实力不可小觑,没有国家敢于问津它的领土。相反,如果军力不济就谈不上夺取政权,已经掌握的政权也会受到挑战。中国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的失败就是军事上的失败。无数经验教训说明,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执政党治军的规律最重要的是掌握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规律。
  提高军队战斗力,建设一支无往不胜的强军,是任何一支军队都在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当今世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最强大的人民军队。它的战斗力生成的最主要经验是,既重视武器装备对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也有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的是人与武器的结合。战争年代,这支革命武装在兵力少、武器装备差的情况下,一靠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有效激发全军官兵牢固树立为穷人打天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二靠科学的战争指导和正确的战略战术这一重要制胜因素。早在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就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这一作战方针原则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科学的战争指导和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上的不足,从而使这支军队所向披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从胜利走向胜利,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和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的公然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飞机加大炮等先进武器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2015年9月3日,ZTZ-99A主战坦克方队
  建设一支战斗力强、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理论、战争形态、战争样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保障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人民军队的职能使命从单纯的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扩展到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外交利益和国民安全等诸多方面。对能打胜仗的标准要求更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后,就认识到“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基本形态。必须明确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提出研究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制定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在全军广泛开展新时期治军特点和规律研究,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办法。一是走精兵之路。精减员额,削减军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集中力量进行军事斗争准备。中国先后在1985年、1997年、2003年、2012年进行了大幅度裁军,逐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二是坚持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邓小平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提出军队建设坚持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胡锦涛提出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思想;习近平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三是深化军队改革。适应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深入推进军队领导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由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使军委机关变成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把7大军区调整划设为5大战区,并成立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四是科学实施军事训练。实战必须实训。和平时期实战练兵的机会越来越少,增强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训练、演习、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期组织军事演习,重大节庆日组织阅兵,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在维稳处突、抗洪抢险和对外军事交流中锻炼部队,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四)正确处理军队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前提,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不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军事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也无从谈起。像“二战”后出现“南北朝”“东西德” 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近年来发生的阿富汗战争、美军突袭叙利亚、俄罗斯与乌克兰不断爆发冲突等也是如此。历史也反复证明,建设强大国防,必须从国家的实际能力、实际需要出发。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力量的背后是强大的经济支撑。即使世界大国,如果国防投入长期超出国家承受能力,这一沉重的经济包袱也将使国家不堪重负。苏联就是在与美国的“冷战”中,为与美国争夺世界主导权,不断扩大军费投入,国防拖垮了国家经济,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亡党亡国。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的战旗方队。
  正反两方面事实都说明,不重视国防建设或把国防建设放在不适当的位置都是不足取的。从历史经验看,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处理军队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比较成功的。它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这样的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就是: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下统筹布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军队和国防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同步发展军队和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4年10月18日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今后的任务是:团结起来,训练我们的军队和人民,逐步建设一支近代化的革命军队。”“中国是个大国,要有强大的陆、海、空军。我国有那样长的海岸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他还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军力得到很大加强。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在优先发展经济、“军队要忍耐”的形势下,军队为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重要贡献。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世界和地区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海湾战争、苏东剧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台海危机、美国突袭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撞机事件等局部战争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在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主要大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强大国防,核心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必由之路。它把军队和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双向互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平时民用,战时军用,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来的实践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较好地解决了军队平时养兵多、负担重、国防资源无法有效利用、战时动员能力弱等问题,顺利地实现了平战转换、军地转换。
  资料来源:曲青山主编:《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第555-563页
  转载请注明:“理论中国”微信公众号   原创 王相坤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网站备案序号:苏ICP备 07010100 号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江苏省总商会 地址:南京建邺路168号10号楼 邮编:210004 传真:025-83329618 联系我们

平台建设中......

南京工商联

无锡工商联

徐州工商联

常州工商联

苏州工商联

南通工商联

连云港工商联

淮安工商联

扬州工商联

镇江工商联

盐城工商联

宿迁工商联

泰州工商联

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餐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机电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玩具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石油化工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业商会

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江苏省工商联建筑装饰装修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缝制设备商会

省反射保健协会

江苏省工商联省汽摩配用品商会

江苏省温州商会

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

江苏省工商联体育产业商会

江苏省工商联商业行业商会

江苏省特产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