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2020-2021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揭晓。江苏全覆盖!
来源:会员处 苏商天下
日期:2022-01-05
经各地工商联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省级工商联审核把关、全国工商联组织专家评审,全国工商联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工商联下发《关于确认2020-2021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的通报》,江苏95个县级工商联全部上榜,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五好”县级工商联全覆盖的省份。
2014年以来,江苏省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县级工商联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全面提高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以“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商会发展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在2015、2016、2017、2018-2019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认定活动中,全省先后有35家、56家、88家、88家县级工商联被认定为全国“五好”,“五好”县级工商联覆盖率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全国工商联领导多次到江苏开展工作调研,在我省召开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现场会,并以《江苏省真抓实干强基层“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成效显著》专刊介绍了江苏的创建工作经验。

这两年,按照江苏省工商联会员组织建设规划要求,全省各级工商联加强部署,深入动员,强化认识,扎实推进,尤其是省工商联领导亲自挂钩联系薄弱地区县级工商联,“五好”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认真贯彻文件精神,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县级工商联是工商联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依托,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新时期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工商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创建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要求各地工商联充分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不断提升县级工商联建设水平。经持续努力,全省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党委领导分管、政府领导联系工商联的工作制度,各地工商联被纳入当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各级工商联也在围绕中心、靠前服务、积极作为中获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定期走访或专题研究工商联工作,政府职能部门普遍加强了与工商联的联系,并务实解决了人员、经费、工作保障等具体问题。
科学制定实施规划,加强日常督促指导。根据全联“五好”创建的总体目标要求,省工商联明确要求各级工商联将“五好”创建工作作为近年工作重点,作为夯实工商联组织基础、提升服务“两个健康”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主要领导亲自抓。研究制定“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创建标准和评选方法,在创建目标上符合实际、稳步推进,在评选标准上坚持质量、细化量化,在操作方式上务实高效、以评促建。并将“五好”创建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精心谋划,自年初就制定下发了通知和工作细则,省市县三级联动,对标找差,坚持标准,层层把关,将“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实践。省工商联建立了驻会领导分工联系基层机制,每位领导直接联系一个工作薄弱地区县级工商联,带队职能处室走进基层,对标“五好”要求逐项审核,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提升了县级工商联建设水平。图片

努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座谈、调研、观摩、交流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省工商联先后召开了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现场交流会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开展从省到县的动员部署和交流活动。并连续召开了6次片区评估工作会议,坚持标准和程序,对全省所有申报“五好”的县级工商联听取汇报、查看台账、考察现场,进行评估打分。各设区市工商联以推进会和现场会的形式,抓典型、树标杆,县级工商联之间以创建“五好”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我省参照全联开展的市际间互查工作,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每个市工商联组成一个互查组,到指定的市开展互查工作,互查结果作为“五好”县级工商联复查和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互查,有效地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了交流学习,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

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基层商会建设。在全面创建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省工商联提出创建工作重心下移,将“五好”工作向商会组织尤其是镇街商会延伸。全省各级工商联抢抓机遇,在推动商会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积极突破。
及时绘就商会改革和发展蓝图。中央30号文下发以后,江苏在全国率先推动“两办”下发了《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苏办﹝2018﹞69号)。明确了省内异地商会归口工商联管理,工商联党组领导和管理商会党建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工商联所属商会依法登记,强调了中央关于工商联和所属商会不脱钩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商会发展生态圈、支持海外江苏商会建设等具有我省特色的改革发展措施,为全省商会的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着力加快商会法人治理进程。民政部、工商联《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下发后,全省各地工商联抓住契机,迅速落实文件精神,重点解决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率不高、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截至2021年9月底,县级工商联商会组织2776家,已注册登记2292家,登记率82.5%,比2019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22个县级工商联所属商会注册率100%,53个县的镇街商会登记率100%,88个县的镇街商会覆盖率100%。
进一步加强商会党建工作。以商会改革为契机,2018年成立了省总商会党委,在省直属商会中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全省13个设区市成立了总商会党委,指导全省商会建立党组织1887个,其中624家镇街商会成立了党组织,占比53.8%。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省县级工商联面貌有了显著提升。县级工商联实有人员不断增加,会员数尤其是企业会员数迅速增长,商会建设不断规范,镇街商会覆盖面和登记率有效扩大,为更好地服务我省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