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就是本土化”RCEP背景下江苏企业走进东盟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联络处 苏商天下
日期:2022-09-21
9月20日,“江苏企业走进东盟对话会——RCEP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省外办、省工商联、省贸促会组织来自东盟国家使领馆、贸易投资促进机构、高校、企业和法律界代表就“同享机遇 融合发展”主题展开交流探讨,期待为江苏与东盟经贸投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提供了广阔的一体化大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省贸促会副会长丛苏峰介绍,截至2022年6月,我省在东盟地区已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437家,协议投资额166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的18.1%。
随着更多企业“走出去”,如何与当地融合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课题。“RCEP贸易投资规则实施后,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部分产业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邓锡军表示,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利用部分产品逐步降税的窗口期,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与东盟友好交流合作中,持续拓展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为双方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省外办一级巡视员黄锡强介绍,江苏与东盟国家已建立11对友城、16对友好交流城市,覆盖东盟10国。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境外园区和海外商协会与当地政府和民众抗疫情、保生产、抓就业、促交流,为双方民心相通搭建了桥梁。

在省工商联副主席熊杰看来,柬埔寨西港特区、印尼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等境外园区已成为江苏与东盟融合发展的典范。“作为走出去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在对外合作中成绩亮眼,境外园区和海外江苏商会为共筑共享互惠合作生态、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RCEP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贸易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为部分行业和企业带来风险挑战。此次对话会上,RCEP背景下“走出去”企业的涉外风险和合规经营成为与会嘉宾聚焦的话题。
“全球化就是本土化。与当地企业加强合作,才能更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长远发展。”新加坡驻沪总领事蔡簦合表示。
“合规办事,让海外投资更加顺利。”泰国驻沪总领馆投资处投资领事钟宝芬说,各个国家在政策、文化上都有差异,需要对其正确理解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泰国的许多中资企业遵纪守法讲信用,还主动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树立了榜样。”
学会善用RCEP措施,与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同时注重风险防控,积极维护合法权益,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发云认为,企业要有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在合作伙伴的选择、项目可行性和合规等方面做好尽职调查。在项目建设中,也要发挥涉外律师的作用,为企业防控风险、解决争议提供帮助。
“企业走进东盟,不仅要利用好我省海外产业园区,尽量少走弯路,还要注重与东盟以及欧美第三方企业的合作。”省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张超建议,企业要把部分资源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保领域,同时在当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这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应该作出的贡献。